根據海關總署上周末發布的數據,10月中國出口1755.7億美元,同比增長11.6%;進口同比增長2.4%,與上月持平,貿易順差319.9億美元,較上月的277億美元進一步擴大,創下4年來新高。
外貿增速目標作出調整
10月外貿回暖較為強勢,出現了今年罕見的雙位數同比增速。交通銀行報告分析說,低基數效應疊加圣誕節假日因素是增速加快的主要緣由之一。
報告作者陳鵠飛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去年四季度歐債危機呈現加速惡化態勢,歐元區有效需求大幅萎縮導致中國出口驟降。因此,相比去年的低基數效應使10月同比較9月小幅回升1.7個百分點。
除此之外,政策因素是另一促進回暖的動力。自10月1日起,我國取消海關監管手續費;10~12月,還對所有出入境貨物、運輸工具、集裝箱及其他法定檢驗檢疫物免收出入境檢驗檢疫費。采取以上措施,可減輕外貿企業負擔約35億元。
盡管9月和10月出口增長有所恢復,但與往年相比仍存在巨大的落差。據海關統計,前10月我國進出口總值比去年同期增長6.3%,其中出口增長7.8%,進口增長4.6%,這與前兩年雙位數甚至是20%以上的高增長相比明顯遜色。
針對這一局面,商務部部長陳德銘新近表示,從今年前10個月外貿增長不到7%的情況看,要完成今年全年外貿增長10%左右的目標很困難。他表示,目前商務部已將目標調整為全年對外貿易量在全球總貿易量中占比不減少。“目前看來,完成全年的目標任務非常艱巨,但是我也強調,我們絕不放棄,還要不懈努力。”
不過,一些可喜的跡象正從9月和10月的外貿數據中顯露出來,比如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增速持續反彈,說明中國出口的傳統優勢仍沒有喪失,我國對東盟、俄羅斯等國出口大幅增長也說明新興市場逐漸在拾起傳統市場的接力棒。
順差已超去年全年水平
盡管外貿形勢依然嚴峻,但順差卻大大超乎所有人意料。10月進出口相抵,中國錄得貿易順差為319.9億美元,這不僅是今年新高,也是近4年來的峰值。受10月數據大幅拉升的影響,我國今年目前順差已達到1802.3億美元,大幅超過去年全年1551億美元的水平,也已經逼近2010年的1845億美元,在貿易順差持續3年下降之后,上述情況有望得到終結。
交通銀行預計,四季度貿易順差為月均250億美元左右,但10月的峰值狀態不會一直持續。
“隨著未來投資項目的進一步上馬,預計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將繼續回升,進口商品的需求很可能逐步增加。為平衡貿易收支,預計未來政府仍可能繼續推動鼓勵進口的政策,這會促進進口規模擴大。”陳鵠飛同時表示,依據歷時15個月的庫存周期經驗法則看,持續近一年的去庫存過程將在四季度進入尾聲,微觀企業主體將進入主動補庫存周期,進口商品的需求將進一步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