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 (10月19日)我國首部《中國風電發展路線圖2050》正式發布,預計到2050年,我國風電裝機將達10億千瓦,滿足17%的國內電力需求,2020年后,國內風電價格將低于煤電的價格,國內現行的風力發電補貼政策將逐步取消、退出。
在昨日的2011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上,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王仲穎透露了上述路線圖的相關內容。
王仲穎稱,未來40年,我國陸地、近海、遠海風電都有不同程度的發展,到2030~2050年,每年新增裝機約3000萬千瓦,占全國新增裝機的一半左右。
該路線圖設定的發展目標是:到2020、2030和2050年,中國風電裝機容量將分別達到2億、4億和10億千瓦,成為中國的主要電源之一,到2050年,風電將滿足國內17%的電力需求。
未來風電發展的布局是:2020年以前以陸上風電為主,開展海上風電示范;2021~2030年,陸上、近海風電并重發展,并開展遠海風電示范;2031~2050年,實現東中西部陸上風電和近遠海風電的全面發展。
據預測,到2050年,中國電力消費量將分別達到13萬億千瓦時,在現有風電技術條件下,中國風能資源足夠支撐10億千瓦以上的風電裝機。cnwpem.net
數據顯示,2010年全國累計吊裝容量和并網運營容量分別達到4146萬千瓦和3131萬千瓦,2010年全國風電上網電量約500億千瓦,占當年全社會用電量4.2萬億千瓦時的1.2%。
“路線圖是對未來風電產業發展的預測和設想,可為國家發改委等部門下一步制定風電產業發展規劃提供好的建議和依據,以及幫助。”發改委能源所所長韓文科說道。
自2006年后,我國對風電實行分區域的固定電價制度,并規定風電上網電價高出脫硫燃煤電價的部分,由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支付,此外,根據風電場與已有輸電線路距離長短確定了0.01元~0.03元/千瓦的風電并網補貼標準。
王仲穎認為,目前陸上風電開發的成本在0.35元~0.5元/千瓦時左右,相應的電價水平確定為0.51元~0.61元/千瓦。在目前電價機制下,不考慮煤電的資源、環境成本,風電成本和電價水平高于中國煤電成本和電價水平。
但他表示,由于中國煤電價格上漲將難以避免,預計到2020年前后,風電的成本和價格將與煤電成本和價格相持平,屆時,在不考慮風電遠距離輸送等情況下,風電價格將低于煤電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