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產伺服生產企業,埃斯頓無疑是成功的。1993年,埃斯頓成立于六朝古都南京。早在1999年,國內幾乎沒有人從事伺服行業生產制造的時候,埃斯頓就敏銳地捕捉到這一發展趨勢,開始組建研發團隊,投入充足的人力和物力進行研究。經過多年的發展,如今的埃斯頓已是國產伺服企業中不可或缺的生力軍。在2011年的中國(廣州)國際工業自動化技術及裝備展覽會期間,埃斯頓自動化副總經理吳蔚先生一句“現在伺服這個行業發展非常好,去年整個自動化行業增長速度比較快,埃斯頓更是超越行業平均發展速度,僅運動控制一個事業部就銷售近1.5個億”,讓我看到了埃斯頓的快速成長與毫不掩飾的自信。
管理:與人才一起成長
一個優秀的企業,離不開一個優秀的管理者。作為埃斯頓自動化副總經理,吳蔚在1998年進入公司,從一名普通的技術人員到管理整個運動控制公司運營的副總經理,見證了埃斯頓從零開始到聲名鵲起。在訪談過程中,吳蔚與我們分享了埃斯頓獨有的企業文化與發展心得。
1998年,吳蔚進入埃斯頓公司從事技術工作,1999年開始轉向市場營銷。他坦言,埃斯頓的銷售人員都是從技術慢慢轉變而來,因為埃斯頓做的是工業產品,如果不懂技術的話,無法根據客戶的需求制定出適合客戶的方案。只有真正了解客戶的需求,這樣才能與客戶產生共鳴,埃斯頓的產品才能慢慢地改進。在這里吳蔚和我們分享了一個小故事:“開始做市場營銷的時候,領導安排我去拜訪一個董事長。我在對方門口整理好思緒,想好見面應該怎么說。當我見到他的時候還是很緊張,身上冒了很多汗,提前準備好的內容全忘了,但這個過程是每個營銷人員都會碰到的:從零開始,從緊張、不適應開始,是每位員工必須的歷練,是人才成長的基石,也是一個企業、一個行業發展的縮影。”
作為管理者,談及對員工的管理之道,吳蔚坦陳:“現在有些年輕人遇到挫折或誘惑馬上就離開,或者工作兩三年就離開,這不是我欣賞的員工。即便再選擇一個公司,可能還會遇到相同的問題,遇到困難首先要學會克服,其次要懂得堅持,對未來充滿信心。即使非要離開,也要先把手頭上的工作做好。如果每個員工都這么考慮,相應地工作就會做得更好,公司也會極力留住這樣人才,這些員工個人自然而然就會跟著公司一起成長。”吳蔚又說道“最近網上有一句職場名言:所謂跳槽就是逃離自己不喜歡的工作,去選擇別人不喜歡的工作。”
從吳蔚的談話中,我感覺他是一位做事非常穩健、有理性的人。他解釋說:“埃斯頓為員工不斷地提供新的機會和新的發展平臺,讓員工切身感覺到自身的成長與公司的穩步發展是分不開的,整個公司完全融為一個和諧的大團隊。相比其他公司,埃斯頓除了工資待遇有競爭力外,在埃斯頓員工在技術職稱、管理職稱等方面得到更多的提高。現在一些離開的員工又主動要求回來了,說明埃斯頓還是很有魅力,能夠留得住真正的人才。”
發展:與合作伙伴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