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敬國,男,1946年11月出生。1968年北京清華大學自動控制系電子計算機專業畢業。高級工程師。中建協智能建筑分會專家工作委員會主任、首都博物館顧問。參加了國家標準《智能建筑設計標準》、《安全防范工程技術規范》、《智能建筑工程質量驗收規范》、《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規范》等的編寫評審工作。近幾年參與了蘇州工業園區國際大廈、中華世紀壇、南京軍區總醫院、深圳博物館、廣州藝術博物院、廈門國際會展中心、上海科技城、中國國家博物館等百余個智能建筑、信息化工程的智能化系統顧問、方案設計、評審、評標和工程驗收工作。
祝敬國主任與國脈物聯網主編合影
物聯網是智慧城市的技術平臺
國脈物聯網:祝主任,首先感謝您百忙之中接受國脈物聯網的專訪。我們看到,自從2009年8月溫家寶總理在無錫考察后,國內媒體開始熱捧“物聯網”,隨后出現了“智慧城市”、“智慧醫療”、“智能建筑”等“智慧××”系列詞匯,請問在您的心目中物聯網的定義是什么?物聯網技術在各個領域的“智慧化”過程中處于何等地位?將產生怎樣的影響?
祝敬國:我感覺從認識物聯網的概念本質來說,我不太主張我們再去給它發揮,給它解釋。外國人提出的物聯網就是三個英文單詞,其實我們只要把這三個單詞的含義真正理解清楚就夠了。物聯網的本意很簡單,就是東西之間的互聯網,“物”用中國話來說就是東西。我覺得我們有時候會感覺那么說大家可能不太理解,所以要力求把它具體化。但在具體化的過程中,我們往往是從自己的理解角度去延伸,這可能跟國內現在對物聯網的一些宣傳是有關系。其實你要去延伸一個概念的話,你必須對這個概念理解得很深刻,不然你這種表面的延伸,非常容易走入歧義。所以說,現在,在物聯網的媒體宣傳中有很多集中在電子標簽,好像物聯網就是電子標簽了。通過電子標簽將物的信息用網絡鏈接起來,這樣一種理解就是種非常表面的理解。東西之間的這個互聯,并不是說每個東西都有一個編碼,然后把這個編碼放到網絡上進行交互,就成為物聯網了。物跟物之間的互聯絕對不是物的編碼信息的互聯。我覺得物聯網絕對不是一種新的概念或者一種新的技術結構,物聯網的本質應該是一種人的新的生活、生產方式。比如我在家買一罐牛奶,通過物聯網我要知道這罐牛奶是哪兒出的、什么時候出的,到我手上還能保持多久,有沒有三聚氰胺?等等。我們可以想想,如果你認為電子標簽就是物聯網的核心,那么很多超市早就已經實現了物聯網了。我們不能僅僅停留在技術架構層面,要放到生產、生活當中去認識。
我想,物跟物的互聯以后,在生產成本控制上面會有很大的提高。我生產,我要采購。什么時候采購什么樣的東西,什么時候運到我的生產線,如果科學合理地組織的話,就能降低我們的生產成本。現在我們缺乏這方面的信息。我不知道那邊的生產廠家什么時候能生產:這個型號的能生產多少,那個型號他能生產多少,它在運輸的過程中處于哪個運輸的環節。所以我為了保障生產線的流暢,我必須要有倉儲,預先去采購。預先采購的話,對于我們的日用品以及食品就有一個新鮮度,還有一個保質期問題;對我們的IT產品來說也有一個更新換代的問題。上海百思買為什么要退出中國市場?就因為他儲存的一些商品更新換代以后影響到它的成本與利潤。所以,生產和消耗要能夠直接交互信息。所以我覺得從我們的理解和能力來說,現在還是不要去解釋物聯網比較好,我們現在的能力還不足以去解釋。但是它最后產生的結果,一定是會對我們的生活方式產生一種很大的影響。像我們現在的食品衛生、藥品衛生也好,已經對整個社會的公信度產生了一種嚴重的影響。如果以后物聯網真正的建立起來,每一件東西它的真實情況大家都能一清二楚,這對我們構建和諧社會是有益的。
智慧城市也好、智慧醫療也好等等同義的詞匯,這些同一個詞匯用在這些地方究竟是什么呢?我想應用在城市這個地方的話,并不是說這個城市真的具有人的思維能力,而是有一種類似人類智力的分析、判別、控制功能。我想這個“智慧城市”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這個城市“聰明不聰明”,就是城市的“聰明”的程度究竟怎么樣。一個人聰明與否,主要就兩個方面,一個是你在認識客觀事物的時候,認知是否深刻;另外你在做事的時候,你的行為方面能不能把握一個度,既不過、又不弱,這就是聰明。所以現在我們說的智能建筑也好,智慧城市也好,我想就是提升了這兩個方面的能力。一個方面就是認識世界的能力,也就是我們的信息量能夠全面,能夠完善,能夠深入。另外一個在處理的時候,能夠處理得恰到好處。比如我們現在說綠色和節能,綠色和節能是什么意思呢?這絕對不是說我們就不消耗能耗了,該消耗的還是要消耗的,要的是非常精確地去消耗這個東西,也就是剛剛說的在行為上能把握這個度。物聯網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智慧城市、智慧醫療等的技術平臺。
[$page] 國脈物聯網:您是智能建筑方面的專家,曾參與過國內諸多項目的智能化系統顧問、方案評審、評標和工程驗收工作。并主持設計了《上海博物館智能建筑系統》,這也是中國第一座“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智能化博物館。您認為智能建筑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祝敬國:我原來并不是學智能建筑的,我是學計算機專業的。后來上海博物館要蓋一個新的博物館,當時我們的館長就提出來要有一個現代化的建筑、現代化的設施和現代化的管理。沒有這三個現代化,那就只能說是一個新的建筑,而不是一個現代化的博物館。因為我在博物館工作的時間比較長,我就在想,人為什么需要建筑?人是為了給自己構筑一個安全可靠的生產和生活的空間。我們可以看到,建筑為什么要有電梯呢?因為要解決一個垂直交通的問題。所謂的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