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能源報》記者從參與“十三五”煤炭規劃編制的人士處獲悉,下一個5年,國家或不再新增煤制氣項目,煤制油僅可作為戰略儲備,而煤制烯烴也被要求適度發展。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十三五”將著重突出煤炭的清潔高效開發利用,提高煤炭洗選率將再度寫入規劃。“到2017年,原煤入選率達到70%以上。”2013年9月10日,國務院在出臺《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時如此要求。在《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中的表述是:“到2015年,原煤入選率達到65%以上”。而“十三五”規劃在前述基礎上又有大幅提升,“到2020年,除褐煤外全國煤炭入洗率達到90%”。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原煤入洗率僅為59.8%。而世界主要產煤國在上世紀的原煤入選率都達到了70%以上,發達國家的原煤入選率甚至高達85%—90%。但除中國和印度外,其他國家并未制定煤炭洗選相關政策。
知情人士稱,為保障煤炭洗選比例實現大幅攀升,“十三五”將“制定嚴格的商品煤標準和煤炭鐵路運輸準入標準,嚴格禁止高灰高硫煤的鐵路運輸,從制度上促進煤炭入選”。“這可能是一個新的說法。”
除此之外,“十三五”將有針對性地實施煤炭分級分質利用。利用熱解技術和煤焦油加氫技術生產汽柴油,為缺水地區發展煤制油闖出路子。據介紹,褐煤分級提質技術處于初級階段,到目前為止已經實施的褐煤干餾技術均未獲得成功,因此煤炭分級提質利用主要針對中低階劣質煤,尤其是富硫煤,主要考慮陜西榆林及新疆哈密、準東地區,同時項目布局應充分考慮半焦的資源因素。
“十三五”還將對高鋁煤資源實行保護性利用開發。嚴格控制高鋁煤資源開發總量,限制高鋁煤礦開發項目,逐步減少高鋁煤炭外運規模,提高就地集中轉化率,促進高鋁煤炭合理開發、定點供應、集中利用。“逐步用神東、陜北煤炭基地的其他煤炭替代高鋁煤外運,也就是高鋁煤不再出去,就地轉化。”上述人士分析稱,“這對神華、蒙西和鄂爾多斯的影響都比較大。”
最引人關注的現代煤化工產業將在“十三五”規劃中迎來全面收緊。該知情人士表示,“在天然氣供應有保障的前提下,‘十三五’不再擴大煤制氣產能。目前已開工的4個煤制天然氣項目有望在‘十三五’期間建成,到2020年,煤制氣產能達到150億立方米。”而在《天然氣發展“十二五”規劃》中,2015年煤制氣已規劃至150億-180億立方米。換句話說,“十三五”期間煤制氣松綁已基本無望。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經濟與發展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張有生向本報記者解釋稱,“不再擴大煤制氣規模,是因為目前來看天然氣的資源和供應都會得到充分保障。如果現行價格機制未發生根本性變革,未來天然氣出現的問題不是短缺,很可能是過剩。”
知情人士表示,中國存在天然氣過剩的風險,“之前確實沒有想到”,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已開工的4個煤制氣項目運轉情況皆不盡如人意。
對于煤制油項目,“十三五”仍僅作為戰略技術儲備。“可考慮建成2個,到2020年,煤制油生產規模控制在660萬噸。”“十三五”期間首先要充分考慮現有煤制甲醇產能和產量利用,其次要對水耗、環保、綜合能耗等制定準入標準。“在缺水地區嚴禁布局煤制烯烴項目,到2020年,煤制烯烴產能可按1500萬噸考慮。”該人士稱。
業內人士提醒,目前國際原油價格大跌導致煤化工盈利水平降低,甚至可能沒有盈利。日前,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張國寶表示,“新型的煤化工無非就是煤制油、煤制天然氣、煤制烯烴,現在煤制烯烴比石腦油制烯烴要便宜得多,但油價降低之后,石腦油制烯烴對煤制烯烴就有了成本上的競爭力。”
而截至12月12日,美國WTI原油價格自2009年7月以來首次跌破60美元。民生證券此前發布的一份石化行業周報顯示,中科合成油曾對間接煤制油進行盈利平衡點測算,在煤價為400元/噸的條件下,油價在80美元/桶時,間接煤制油仍會有一定的盈利,但當油價下降到60美元/桶時,盈利就很困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