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特高壓電網建設,使跨區輸電能力更強。否則,建成的水電站要棄水,這是很大的浪費。一方面,霧霾天氣是因為化石能源燃燒造成的;另一方面,水電白白的棄掉,很可惜。
您在今年兩會上對“治霾”這個話題有什么樣的感受?
王抒祥:驅之不散的霧霾已經引起多方的關注,關系到人民生活,關乎到民族未來,也是今年兩會的熱門話題。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也回應了人們的關切,總理在報告中發出了最強音,要像對貧困宣戰一樣,堅決向污染宣戰。可以說,我們要出重拳強化大氣污染的防治,加強生態環境的保護,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的變革,通過強有力的措施來治理霧霾,給大家一個藍天碧水。
如何調整我國能源結構能夠對治理霧霾產生實效?
王抒祥:我們通過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的變革來實現節能減排,使霧霾污染在電力消費環節得到一定的治理。具體的措施就是要加強智能電網建設、跨區輸電建設,以及分布式能源的建設;要鼓勵風電、光伏發電、水電、核電等非化石能源的發展。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也談到,要大力加強智能電網建設,通過加快水電開發、風電開發、光伏發電開發和核電建設,使化石能源在發電環節的比重逐漸降低。人們的現代生活需要電,但是要改變電能生產的方式。
四川是水電大省,如何更好地發揮四川水電資源,為中東部霧霾治理發揮作用?
王抒祥:四川是水電資源大省,四川的水電已經實現遠距離、跨區域送到華東、華北,能源資源得到了優化配置。一方面,四川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另一方面,東部減少了火電的開機,減少了對化石能源的依賴,減少了燃煤的排放,既有電用,又可以減少排放,這就會使我們的霧霾天氣越來越少。
四川水電跨區輸送發揮巨大作用,歸功于特高壓電網的建設。我們現在已經建有3條四川電能特高壓外送通道。有了特高壓,四川可以為長三角的重要省份用電做出很大的貢獻,共有2000萬千瓦電量可以送到長三角區域,滿足了該區域對電力的需求。同時,四川資源優勢也轉換為了經濟優勢。未來,我們還需要加快特高壓電網的建設,輸送更多的四川清潔能源。
我們呼吁各方面要盡快達成共識,加快特高壓電網建設,使跨區輸電能力更強。否則,建成的水電站要棄水,這是很大的浪費。一方面,霧霾天氣是因為化石能源燃燒造成的;另一方面,水電白白的棄掉,很可惜。
特高壓在輸送四川清潔能源方面能發揮哪些優勢?
王抒祥:就四川省來說,電源和用電負荷呈現明顯的逆向分布特性,正在建設和擬開發的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項目主要集中在西部“三州”(甘孜州、阿壩州、涼山州)地區,距離成都、樂山等省內主要負荷中心均在600公里以上,沿途地勢險峻、交通不便,且風景名勝區和自然保護區眾多,電力送出通道十分有限。如果繼續采用500千伏輸電線路送出,總的送電能力極為有限,無法滿足四川省水電和新能源發電大規模開發外送需求,且還有短路電流高等嚴重威脅電網安全問題。
特高壓交、直流輸電線路輸電能力是500千伏輸電線路的4?6倍,經濟輸送距離可達數千公里。智能電網基于新能源發電技術和大規模儲能技術,對間歇式、不穩定電源大規模接入的適應性更強。通過建設特高壓交直流混聯智能電網,依托超遠距離超大規模輸電和開放互動等先進技術優勢,能夠大幅提高四川電網的安全穩定水平和資源優化配置能力,全面支撐四川省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清潔能源大規模發展戰略。
國家電網公司正在全力推動1000千伏雅安—武漢特高壓交流和±1100千伏準東—四川特高壓直流工程,力爭形成四川省“強交強直”特高壓電網,突破四川省西部輸電走廊瓶頸,提升四川省與區外的大規模電力交換能力,徹底破解四川“豐余枯缺”的電力供應結構性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