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徐力群,全國人大代表,寧夏中衛市市長
記者:您如何看待電力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徐力群:我們中衛有三大產業:城市框架建設、工業和特色產業。可靠電力不僅為整個城市框架的規劃建設搭建了良好的平臺,還在全市工業發展、特色產業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全市招商引資提供了優勢資源。可以說,供電企業在地方經濟發展中功不可沒。
記者:中衛的能源資源優勢如何轉化為經濟優勢?
徐力群:西部煤炭資源豐富,資源優勢突出,但卻一直賣不了高價。舉例來說,同樣是優質煤,運到外地能賣到七八百元,而在寧夏只能賣一兩百元,原因是交通運輸成本較高。解決這個問題,電力通道必不可少。2013年12月,國家發改委分別核準了沙湖等4項750千伏輸變電工程,這對整個寧夏而言,相當于搭起了一條空中能源運輸大通道。
記者:您如何看待國家電網公司實施的電能替代戰略?
徐力群:國務院在去年印發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中明確提出,要加快調整能源結構,增加清潔能源供應。我個人認為,電能相對于煤炭、石油、天然氣等能源,更加便捷、安全和清潔,在改善環境、提高能源效率方面具有更大的優勢。實施電能替代,發展清潔能源,無疑是防治大氣污染的關鍵。推動“以電代煤、以電代油、電從遠方來”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