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北京,秋入橫林數葉紅。
走進北京機械工業自動化研究所(以下簡稱“北自所”),沿著清幽的小道,幾座老式辦公樓安靜地矗立,別有一番景致,似乎在緩緩向來者訴說著這里曾經的崢嶸歲月。
北自所創建于1954年,是原機械工業部直屬的綜合性科研機構,在其57年的發展歷程中為我國裝備制造業自動化技術的發展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這是一個有故事的研究所,是機械工業研發共性技術的重要平臺。”如今,走出象牙塔,飽嘗市場的嬗變,北自所在引領、帶動我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過程中迸發出蓬勃生機,而記者和原北自所所長、中國機電一體化技術和應用協會副理事長郝玉成的交談也始于此。
悠悠往昔半世情
我國第一臺液壓伺服噴漆機器人、第一座自動化立體倉庫、第一臺高能電子直線加速器、第一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MRPII軟件、首創的MIC系列可編程序控制器等……在中國工業自動化產業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歷程中,北自所從未停下追趕的腳步,在國產化的道路上不斷篆刻下中國制造的名字。
轉型的困惑,快速增長的興奮,30年循序漸進的變革承載著幾代北自人的努力和汗水,也伴隨著北自人對于未來發展出路的思索。
當時,原有的科技體制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逐步形成的,科技資源集中在政府所屬的科研院所的癥結也使得研究院所脫離市場的問題趨向嚴重。曾經何時,業界對于科研體制缺乏活力有一俗稱——“兩張皮”,意指由于科研機構與市場相脫節,科研成果只是一張“鎖在抽屜的廢紙”。
作為全國恢復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學生,畢業后進入北自所的郝玉成對此深有感觸,“很多技術一研發出來就直接進了檔案室,其中大多數的技術因為沒有辦法實現產業化就再也沒有拿出來過。”
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確立,原有科技體制弊端日益突顯。自上世紀80年代始,中央決定對科技體制進行堅決的、有步驟的改革。1999年,和全國很多科研院所一樣,北自所通過轉制成為中央直屬大型科技企業。
既要面對研究所在觀念、體制、機制、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共性問題和矛盾,又要應對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重新塑造核心競爭力、尋找新的市場定位的挑戰,這對于以往靠國家撥款過日子的北自所而言談何容易?家底薄、業務單一、觀念陳舊、管理水平低、缺人才、能力弱等諸多問題曾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困擾著北自所。
市場的殘酷競爭著實讓曾經的“書生”飽嘗市場的辛酸苦辣,市場的洗禮與磨礪在所難免。這些年,從市場渠道的開拓到科技人員思想觀念的轉變,每一項對于北自所都是大工程。
郝玉成曾形象地將計劃經濟時代的科研院所比喻成嚴整修長、有序盤扣的中式服裝,而改制后的科研院所則更需放下曾有的內斂,直面市場,恰如西式服裝的精簡、干練。“改多了可能失血過多死亡,改少了又會出現改革不徹底、四不像的情況。”當時,北自所改革的方向、力度如何把握,成為擺在北自人面前的重大課題。
分析企業面對的市場機遇與風險,認真剖析企業自身優勢,挖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北自所確定了“以高素質的人才、高精專的技術、高品質的服務,采用深度分工、系統集成、規模定制的模式,滿足客戶需求,成為制造業企業集成化裝備和系統解決方案的最佳提供者”的戰略目標。
“研究院所在改革初期很難做到深入市場,與市場同呼吸共命運,我們對于市場的把握往往不夠準確。事實證明,‘進入’市場與‘深入’市場有很大差距,這些年,我們也一直摸索、嘗試著再近一步。”郝玉成告訴記者,為了找到產業類研究院所創新的共生之路,北自所從項目管理、分配機制、人才團隊、業績考核、內部運行、發展戰略等方面都進行了全方位的改革。當時為了鼓勵技術人員走向市場,北自所甚至改變了以往的職稱評定辦法,按照市場、技術人員、工程服務三類崗位分別進行人才的績效及職稱考核、評定。通過多年的不斷改革,北自所已逐步建立起了一套適合自身發展的經營模式。
經過了近30年的市場摸索與總結,北自所在體制、戰略、業務結構和盈利模式方面全面轉型,整體經營效益成倍增長,企業價值和綜合實力大幅度提升,在制造業領域自動化、信息化、集成化技術的創新、研究、開發和應用方面取到了飛躍式發展。
[$page] 市場浪潮中鳳凰涅槃
在北自所,一個個看似不起眼的實驗室,卻成為針對世界前沿、面向國家戰略需求的大脊梁——承擔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地面模擬震動試驗;承接備受矚目的三峽工程、引黃工程項目;在加速器領域頂住國外封鎖,研發了我國第一臺高能電子直線加速器;完成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玻纖行業的物流生產線;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RS10信息化軟件……
如今的北自所在工業自動化及系統集成、工業機器人及自動裝配系統、流體傳動設備及系統、無損檢測設備及系統、企業物流及倉儲自動化系統、金屬板材加工自動化裝備、企業信息化及應用等高新技術研發與應用領域,已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處于國內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