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泄漏事故已引起全球廣泛關注,公眾對新能源發電將從安全性、經濟性、可控性等各方面做全新的審視、思考和認識。而資本市場上,大批資金也回流到風電、光伏等更安全的新能源領域。A股市場上,沉迷許久的華銳風電股價顯露“顏色”。
作為兩市第一高價發行的股票、華銳風電高層一直鮮有接受媒體采訪。近日,經過再三努力,在華銳風電北京總部,記者終于專訪到了華銳風電高級副總裁陶剛。
華銳風電高級副總裁陶剛
風電迎來發展機遇
核電股票的下跌與風電、光伏股票的上漲,成為上周股市最熱門的兩個話題,華銳風電這只兩市第一高發行價股票在3月17日,盤中創出反彈以來的新高。
就在日本核電泄漏事故愈演愈烈之后,世界各國均重新審視核電發展規劃。專家紛紛預測,風電、光伏等更為安全的新能源占比會有所上升。
對此,陶剛認為:“此次日本核泄漏事故,使得公眾對新能源發電的安全性、經濟性、可控性等各方面有了更深入的思考。風電作為中國‘十二五’期間重點發展的領域,正在穩步高速發展中;海外以德國為例,其新的能源方案顯示,德國政府預計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將在德國的能源結構中占到80%。這對包括風能在內所有的可再生能源行業都是一個比較好的機會,相信德國將成為眾多新能源企業角逐的市場。”
“作為新能源行業中的一員,華銳風電必將為盡早實現全球第一,為世界奉獻清潔能源的目標不懈努力”。不過,對于股價破發,陶剛表示,今年發行的很多新股都破發了,股價的影響因素很多,我們能做的就是把公司的基本面治理好。
今年拓展海外市場
值得關注的是,陶剛告訴記者,在成為國內行業龍頭后,華銳風電在今年大邁步開拓海外市場,國際化成為華銳風電“十二五”的第一戰略,預計到2015年其海外業務將占到舉足輕重的地位,屆時華銳風電將真正成為一家國際公司。
陶剛介紹,要全球領先,提高競爭力,勢必要進入國際市場。雖然有挑戰,但這一步必須邁出去,猶如當年的華為一樣,是一個艱難而漫長的過程。
近年來國家開始支持國內企業走出去;在新能源蓬勃發展的今天,國際市場也呈現出誘人的前景,無論是歐洲成熟市場,還是南美、非洲等新型市場。截至目前,華銳風電已在國外建立了美國、西班牙、加拿大、澳大利亞、巴西分公司。若從一家國際化公司的角度審視,這不過是一個開始。
陶剛告訴記者,自今年起,無論是成熟市場還是新興市場都在華銳風電拓展的視野之內,他們各有優劣。成熟市場中,各對手都已進入,競爭激烈;新興市場猶如當年的中國,市場增長迅速,機會不斷,但不確定性因素也很多。據悉,中國已于2010年超過美國成為風電規模第一大國。
在海外拓展中,快速反應、靈活應對仍將是華銳風電的核心策略。陶剛相信,到“十二五”末,華銳風電的海外布局將基本完善,在全球主要市場擁有華銳風電的研發、生產、市場體系。
外企高管空降華銳風電
陶剛1972年出生于安徽一個雙知識分子家庭,語速頗快,態度隨和,面對問題,一下抓住核心,讓人感嘆理科生的干凈利落。
他本科畢業于北京大學物理學專業,碩士轉學經濟學,隨后就讀于美國西北大學KELLOGG商學院MBA。
當被問及人生規劃,陶剛說:“人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規劃”。初中高中,想當物理學家,所以大學學了物理學;但天分不成,碩士改學了經濟,比較務實些;現在的規劃就是好好工作,和企業一起發展。
事實上,我們回顧陶剛轉換專業時的社會背景,上世紀90年代前后的中國,經濟出現了騰飛式的發展。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經過10多年的培育,私企活躍,外企進入,消費產品急劇增加,外來文化帶來各種觀念變化,經濟呈現出比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