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上海電器陶瓷廠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林海鷗
林海鷗簡介:林海鷗現任上海電器陶瓷廠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機電分院電力工程專業,教授級工程師,并任:上海市工程系列電氣裝備專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委員會電機及輸變電系統專業科學組成員;全國低壓電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189)委員;中國產品質量協會專家技術委員會技術委員;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電氣工程委員會終端電器及過電壓保護分委員會委員;中國認證人員與培訓機構國家認可委員會CNAT QMS實習審核員。
上海電器陶瓷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陶)是上海電氣輸配電股份集團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成立于1949年。作為一家具有60年悠久歷史的老國企,上陶積淀了深厚的技術基礎,一直以來是全國高低壓熔斷器研發、制造和銷售的領軍企業。
上陶經歷了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的兩個發展階段,產品格局逐漸演進成四大版塊:高壓熔斷器、低壓熔斷器、低壓組合開關和小型斷路器。
目前,低壓熔斷器占據上陶主營業務一半的份額,其產量為國內最大,在國內熔斷器行業中居于主導地位。精工出良品,對基礎裝備的重視和投入是上陶領跑行業的重要支撐。1981年上陶獨家引進德國AEG公司NT和NGT產品的先進技術和自動生產線。1993年又從德國引進了一套自動化窯爐等專用生產設備和技術,是國內唯一一家生產低壓熔斷器陶瓷管的廠家。
[$page] “上陶的陶瓷管車間是一個現代化車間,集成了各項國際先進生產技術,在國內是獨一無二的,”林海鷗講,“這樣生產出來的產品質量很高,用戶評價我們做的陶瓷管就像藝術品。”目前,上陶的低壓熔斷器第二條自動裝配線年底即將裝備使用,先進技術和裝備的使上陶產品質量有了有效可靠的控制。經過數次開發,上陶的低壓熔斷器產品保持了國外同等、國內領先水平,引領了低壓熔斷器的國內技術潮流。
在這個基礎上,1998年上陶開始涉足高壓熔斷器行業,在國內率先推出適合美式箱變中使用的系列變壓器保護用高壓熔斷器,產品符合GB15166.2標準,填補了國內空白,投放市場后受到用戶的高度評價。隨著3C認證標志的取得,已逐步取代進口元件,成為國外產品的配套元件,在國內外享有崇高聲譽。
“實際上我們一直在關注國家政策、產業和市場的新動態,一旦發現有機會我們就會迅速跟進。”林海鷗指出,對市場的敏銳反應助推了上陶熔斷器的業績增長。“我們希望在某一領域興起之前就跟進,我們要提前做好準備,培育出好產品。”2005年,基于在美變保護用高壓熔斷器的領先優勢,上陶迅速出擊國內風電場變壓器保護市場,從確定立項到制造出樣機只用了3個月的時間,成為國內第一個研制出風電場變壓器保護專用熔斷器的廠家。抓住市場先機的上陶,目前已經牢牢占據了國內風電場變壓器保護熔斷器主要的市場份額。
不僅如此,在高壓熔斷器的發展上,上陶也謀劃已久。“在超臨界、超超臨界、核電、城市軌道交通和電子保護等領域都要用到各類高壓熔斷器,對于這些領域,上陶一定會把握好機遇。”林海鷗表示,“目前熔斷器技術發展得已經比較成熟,我們希望能再前進一步,進入到更高層次。”上陶高低壓熔斷器的方向將是智能化、高電壓、大電流和交直流兩用,“這是我們今后要致力做好的工作。”
在低壓組合開關領域,林海鷗也頗具想法。目前,國內的組合開關大部分都是進口,該領域我國創新鮮少,而現在上陶已經成功開發了一個國內領先水平的條形組合開關,它的上市將打破國外產品的壟斷,恢復一部分國產品牌的份額。另外,上陶還將開發帶智能化的變壓器低壓側的保護裝置,這將能便于用戶的遠程操作。“我們要加大對低壓組合開關的投入,重點培育,向小型化、智能化發展,打破原來國內市場低層次的競爭局面。”
針對未來的發展,林海鷗強調絕不會動搖以熔斷器為主體的戰略地位,新的品牌都是在主業延伸的基礎來形成的。“一個企業應該有自己的特點,放棄它就是放棄自己的前途。”
在保證以高低壓熔斷器為主干產品的同時,上陶還適時根據企業自身基礎,加強小型斷路器的培育,其重點就是帶選擇性保護小型斷路器(SMCB)。“目前上陶的小型斷路器還是第二代的水平,我們的目標是做到品種齊全,通過對系列化的產品做二次開發,來確保可靠性。”林海鷗指出,“而SMCB則是上陶未來小型斷路器版塊的主導產品。”林海鷗表示,鑒于上陶在制造上的優勢和配電系統保護市場的長期運作基礎,對SMCB的未來市場“我們是充滿了希望和信心”。
上陶在市場上長袖善舞,對市場的熱點和節奏有著驚人的判斷,“我們之所以能夠開發一個產品,就成熟一個產品,主要在于研發和市場的結合非常成功。”而這個成功的前提是擁有一批對企業發展起到支撐作用的技術創新隊伍。“對企業來說,光有一套圖紙是沒有用的,必須要了解整個產品的精髓,必須具有掌握關鍵技術的能力。組成一個研發團隊就能保證企業對技術的基本把握,就不會偏離前進的方向。”
林海鷗最后強調,上陶的經驗證明,“企業不在大小,關鍵是觀念一定要更新,技術一定要創新,固步自封沒有希望。”只有真正把技術創新作為企業的生命線,才能保持持續的活力,如此才能在市場中生存發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