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1998年底,廣東省惠州金源工業區一個小廠房內,雷士工業發展有限公司掛牌成立,聚集著三千多家照明廠商的珠三角又多了個平淡無奇的小廠。然而,只用了十年時間,這個注冊資金只有一百萬、毫不起眼的小工廠,就被吳長江打造成了中國照明行業品牌知名度最高的本土企業之一。
在用十年完成“照明王國”的版圖擴張后,吳長江已經開始謀劃雷士未來更高遠的發展目標,他要用自主創新把把雷士打造成為可與國際巨頭比肩的民族照明行業第一品牌。借雷士上海研發中心落成之際,記者專訪了這位照明行業的傳奇人物。
作為照明業的后起之秀,吳長江心里非常清楚,先要完成對先行者的追趕和超越,必須要改變游戲規則,否則,雷士就永遠無法擺脫追趕和模仿的尷尬境地。
于是,自創業初期,吳長江就帶領雷士走上了一條與前人不同的發展路徑。
1999年之前,燈具行業還處于“賣方市場”的好時光。無論在浙江溫州,還是廣東中山,最常見的就是生產企業坐在家里等客戶上門。吳長江首先選擇這種傳統的營銷模式作為他改變規則的突破口。1999年,雷士在業內率先開創“品牌專賣”模式,第一家品牌專賣店在沈陽率先創辦,很快便成功復制到大江南北,而當時,全國尚無一家品牌專賣店。吳長江說,這一次創新,讓國內照明市場由“產品競爭階段”開始邁向“品牌競爭階段”。也正因這一次變招,讓雷士輕而易舉獲得了彎道超越的機會。
借助品牌專賣這一全新的銷售模式,2002年,雷士開始向二級市場滲透,通過對當地設計師、設計院、裝修公司等“隱形渠道”的開拓,雷士在一些重點工程項目的競標上取得了絕對優勢。2005年4月,雷士再一次對銷售管理進行“手術”——設立區域運營中心,使其變身成為當地的物流、資金和出貨平臺。
十年彈指一揮間,在年均80%的銷售增速拉動下,如今的雷士已經成為中國照明行業產品線最長、品牌知名度最高的本土企業。隨著雷士在廣東惠州、重慶萬州、山東臨沂斥資十多億籌建的三個現代化工業園落成,一個精心謀劃的照明王國在吳長江的勾勒下,已躍然而出。
自主創新助雷士向中國創造轉身
中國照明行業有兩大集聚地,珠三角和長三角。
7月8日,經過兩年籌備、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雷士上海研發中心落成使用,這顯然是雷士在未來發展中布下的一枚關鍵棋子。吳長江表示,這個研發中心將充分整合珠三角、長三角兩地的產業、人才以及信息優勢,極大提升雷士在自主研發和技術創新方面的效率和速度,從而為雷士持續快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上海研發中心的落成,也使得雷士在自主創新道路上獲得了新的加速器。
有數據顯示,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照明電器生產國和出口國。雖然中國照明行業已經有數千家品牌,但由于核心技術的缺失,這些品牌大多徘徊在中低端市場,高端市場則被GE、飛利浦等外資品牌瓜分殆盡。
殘酷的市場格局,讓吳長江意識到,想要扭轉中國照明行業大而不強的窘境,必須把自助創新掌握核心技術作為支撐自身未來發展的動力,為此,雷士每年都拿出總支出的20%作為研發費用,這個比例已經遠遠超出了國內同行業的平均水平。與此同時,雷士還設有專門的“產品規劃研發”系統,負責新產品的研發、管理。為了追逐新型綠色節能照明產品的發展趨勢,雷士先后與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電光源研究所等國內權威大學共同進行重點科技項目的研究開發,并斥巨資在廣東惠州總部的研發中心。
令吳長江欣慰的是,在倍受業界關注的北京奧運照明工程競標中,雷士甚至一舉拿下了十多個體育場館和配套設施的奧運照明工程訂單,這是在專業照明行業里最高端領域——奧運會項目中首次出現民族品牌的身影。“強勁而持續的研發實力,精益求精的品質控制,是雷士能與國際巨頭同臺競技的根本所在,而這也將是雷士向外資巨頭們發起挑戰的開始”,吳長江充滿信心的表示。
走出去 全球品牌營銷漸入佳境
雷士的高速發展顯然引起了國際照明行業巨頭們的格外注目,2007年8月,全球照明鼻祖GE主動拋出橄欖枝,并與雷士簽定了戰略合作協議,如果說中標奧運工程是雷士在專業創新上的一次厚積薄發,那么,攜手GE,無疑讓雷士有了更加開闊的國際視野。
在國內的業務相對成熟并保持著一定的增速之后,吳長江開始考慮海外市場的拓展。特別是,2006年隨著海外風險資本軟銀的進入,讓吳長江和他的雷士在國際化上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間。
2007年,雷士海外首家自主品牌旗艦店在馬來西亞開張,隨著與GE等國際品牌戰略合作關系的建立,在泰國、越南、印度尼西亞,雷士自有品牌開設專賣店相繼成立。
對剛剛開始“國際化”步伐的雷士而言,市場也給出了超過預期的回報,預計2008年,雷士海外業績有望實現300%以上的增長。顯然,處在十年節點上的雷士照明,在吳長江的帶領下,已經開啟了一段全新的“全球品牌營銷”時代。
在用十年完成“照明王國”的版圖擴張后,吳長江已經開始謀劃雷士未來更高遠的發展目標,他要用自主創新把把雷士打造成為可與國際巨頭比肩的民族照明行業第一品牌。借雷士上海研發中心落成之際,記者專訪了這位照明行業的傳奇人物。
作為照明業的后起之秀,吳長江心里非常清楚,先要完成對先行者的追趕和超越,必須要改變游戲規則,否則,雷士就永遠無法擺脫追趕和模仿的尷尬境地。
于是,自創業初期,吳長江就帶領雷士走上了一條與前人不同的發展路徑。
1999年之前,燈具行業還處于“賣方市場”的好時光。無論在浙江溫州,還是廣東中山,最常見的就是生產企業坐在家里等客戶上門。吳長江首先選擇這種傳統的營銷模式作為他改變規則的突破口。1999年,雷士在業內率先開創“品牌專賣”模式,第一家品牌專賣店在沈陽率先創辦,很快便成功復制到大江南北,而當時,全國尚無一家品牌專賣店。吳長江說,這一次創新,讓國內照明市場由“產品競爭階段”開始邁向“品牌競爭階段”。也正因這一次變招,讓雷士輕而易舉獲得了彎道超越的機會。
借助品牌專賣這一全新的銷售模式,2002年,雷士開始向二級市場滲透,通過對當地設計師、設計院、裝修公司等“隱形渠道”的開拓,雷士在一些重點工程項目的競標上取得了絕對優勢。2005年4月,雷士再一次對銷售管理進行“手術”——設立區域運營中心,使其變身成為當地的物流、資金和出貨平臺。
十年彈指一揮間,在年均80%的銷售增速拉動下,如今的雷士已經成為中國照明行業產品線最長、品牌知名度最高的本土企業。隨著雷士在廣東惠州、重慶萬州、山東臨沂斥資十多億籌建的三個現代化工業園落成,一個精心謀劃的照明王國在吳長江的勾勒下,已躍然而出。
自主創新助雷士向中國創造轉身
中國照明行業有兩大集聚地,珠三角和長三角。
7月8日,經過兩年籌備、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雷士上海研發中心落成使用,這顯然是雷士在未來發展中布下的一枚關鍵棋子。吳長江表示,這個研發中心將充分整合珠三角、長三角兩地的產業、人才以及信息優勢,極大提升雷士在自主研發和技術創新方面的效率和速度,從而為雷士持續快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上海研發中心的落成,也使得雷士在自主創新道路上獲得了新的加速器。
有數據顯示,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照明電器生產國和出口國。雖然中國照明行業已經有數千家品牌,但由于核心技術的缺失,這些品牌大多徘徊在中低端市場,高端市場則被GE、飛利浦等外資品牌瓜分殆盡。
殘酷的市場格局,讓吳長江意識到,想要扭轉中國照明行業大而不強的窘境,必須把自助創新掌握核心技術作為支撐自身未來發展的動力,為此,雷士每年都拿出總支出的20%作為研發費用,這個比例已經遠遠超出了國內同行業的平均水平。與此同時,雷士還設有專門的“產品規劃研發”系統,負責新產品的研發、管理。為了追逐新型綠色節能照明產品的發展趨勢,雷士先后與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電光源研究所等國內權威大學共同進行重點科技項目的研究開發,并斥巨資在廣東惠州總部的研發中心。
令吳長江欣慰的是,在倍受業界關注的北京奧運照明工程競標中,雷士甚至一舉拿下了十多個體育場館和配套設施的奧運照明工程訂單,這是在專業照明行業里最高端領域——奧運會項目中首次出現民族品牌的身影。“強勁而持續的研發實力,精益求精的品質控制,是雷士能與國際巨頭同臺競技的根本所在,而這也將是雷士向外資巨頭們發起挑戰的開始”,吳長江充滿信心的表示。
走出去 全球品牌營銷漸入佳境
雷士的高速發展顯然引起了國際照明行業巨頭們的格外注目,2007年8月,全球照明鼻祖GE主動拋出橄欖枝,并與雷士簽定了戰略合作協議,如果說中標奧運工程是雷士在專業創新上的一次厚積薄發,那么,攜手GE,無疑讓雷士有了更加開闊的國際視野。
在國內的業務相對成熟并保持著一定的增速之后,吳長江開始考慮海外市場的拓展。特別是,2006年隨著海外風險資本軟銀的進入,讓吳長江和他的雷士在國際化上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間。
2007年,雷士海外首家自主品牌旗艦店在馬來西亞開張,隨著與GE等國際品牌戰略合作關系的建立,在泰國、越南、印度尼西亞,雷士自有品牌開設專賣店相繼成立。
對剛剛開始“國際化”步伐的雷士而言,市場也給出了超過預期的回報,預計2008年,雷士海外業績有望實現300%以上的增長。顯然,處在十年節點上的雷士照明,在吳長江的帶領下,已經開啟了一段全新的“全球品牌營銷”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