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訊:對于光伏發電項目的“備案制”管理模式,各相關參與方可能還需要更多的時間來磨合與適應。項目實行備案制管理,具體備案辦法由省級人民政府制定,這意味著地方政府對光伏項目有了更大的管理權限。而言,僅有直接的電價補貼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在政策的透明度、流程的標準化方面下功夫。否則,最終可能仍是“事倍功半”。的投資由審批制改為了備案制,這無疑有利于推動國內光伏應用市場的發展。不過,從現實情況來看,后者能否真正促進國內光伏電站投資的便利化,卻仍存在諸多疑問。項目的具體備案辦法由省級人民政府制定。
但根據公開信息來看,目前已經出臺備案辦法的省份卻寥寥無幾。這意味著對于大部分投資者而言,仍舊很難直接從公開渠道獲取項目的備案流程。
而對于那些有意布局全國市場的企業來講,則有可能還面臨著項目運作成本和時間同時增加的問題。原因很簡單,由于全國不再是“一盤棋”,這個省已經成功的項目備案經驗,到了另外一個省份卻未必還能適用,可能還需要從頭去摸索。
另外,盡管國家發改委并沒有出臺明確的規定,但不少省份均已經將備案管理的部分權限下放到了地市一級政府。而在一些地市政府出臺的相關文件中,則對獲得本地的相關補助設置了一些前置條件,包括諸如本地注冊、應用本地企業生產的組件等等,這無疑背離了下放備案管理權限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