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訊:中國的光伏產業從誕生到現在就像一個拄著拐杖奔跑的嬰兒。眾所周知,中國光伏產業的發展速度是驚人的。從最初的光伏組件生產制造用短短幾年時間產能稱霸全球,到現在的光伏應用穩居世界首位。這一切無不讓人驚嘆!但是,我們也應該清醒的認識到光伏產業依舊是個新興行業,光伏發電成本依然很高,還無法參與市場競爭,只有依靠政府補貼才得以發展。這就像一個呀呀學步的小孩明明還要借助拐杖的力量才得以行走,他卻偏偏要以超過常人的速度奔跑。依據常識我們也可以猜到這結果必然要摔幾個跟頭。但是孩子畢竟是會長大的,成長的道路上所摔的跟頭終究會成為寶貴的人生經驗。中國的光伏產業要想得到更長遠的發展,跑的更快、更穩,那就必須要不斷的完善自己,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和企業管理水平,持之以恒降低生產成本,使光伏發電成本降至與傳統能源相當的水平,扔掉政府補貼的拐杖才得以自由的奔跑。、英利、天合、晶奧等行業巨頭,成就了施正榮、楊懷進、彭曉峰等傳奇人物。繁榮盛世為了保護環境,改變能源結構,促進新能源行業的發展發達國家給予光伏應用巨額補貼,這些都無可厚非。但是不論什么樣的政府,都不會無限度的給一個不賺錢的行業補貼。當行業飽和,經濟危機來臨,政府自顧不暇,不得不取消這奢侈的補貼時,整個行業都茫然了,沒有了市場,失去了賺錢的能力,企業如何生存下去。這時,為了保護本國企業,歐美各國對我國的光伏企業發起了“雙反”調查。這才是過去兩年行業危機的根源。我們的企業一直在依仗著補貼這只拐杖行走,突然拐杖沒了,我們就不會自己走路了。給予補貼和政策支持,使中國的光伏應用在短時間內得到大幅度的提升,為國內的部分光伏企業解了燃眉之急。讓部分企業得以挺過這次危機。但是我們這次又一次借助了拐杖的力量。充分參與市場競爭的道路還很長。光伏的應用還要依靠政府的補貼才得以盈利。也就是說在未來一段時間里我們的企業依舊要拄著補貼這根拐杖才能繼續前行。要想讓光伏應用迎來光輝的未來,實現其應有的價值,就要求企業繼續保持危機時的緊迫意識,不要因為行業好轉而沾沾自喜,只有通過不斷地提高技術水平,不斷地強化管理水平,不斷地加強成本控制使光伏發電成本降至與傳統能源相當或更低的水平,使光伏應用充分的參與市場競爭,才能最終實現光伏作為綠色能源的角色,并讓企業從中獲得最大的發展。最終讓光伏發電走上真正的綠色能源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