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目前,3D打印技術已經在很多領域得到了很好的應用,例如醫療、教育、汽車、建筑等行業。隨著3D打印技術的日漸成熟,3D打印的應
目前,3D打印技術已經在很多領域得到了很好的應用,例如醫療、教育、汽車、建筑等行業。隨著3D打印技術的日漸成熟,3D打印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近年來,一些研究結果顯示,3D打印技術在食品生產領域具有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我們也看過不少關于3D打印食物的報道。如:西班牙的Novameat公司成功用植物性蛋白質3D打印了素食牛排;中國在中秋節時利用3D打印技術打印了月餅等。
在3D食品打印技術逐步完善的情況下,人們開始嘗試將它延伸到各式各樣的食物中。現在再來談3D打印肉已算不上什么新鮮事,但能夠設定形狀和肥瘦比例的3D打印肉卻前所未聞。近日,一則關于“3D打印肉可以設定形狀和肥瘦比例”的新聞在微博平臺引發了眾多網友的討論,重新將3D打印肉拉回了人們的視線當中。大家在戲稱這算不算科技與狠活的同時,對它的質疑也一個接一個,那么3D打印肉的個性化設定我們真的需要嗎?
3D打印肉可設定形狀和肥瘦比例
據CNMO了解,以色列的一家初創企業正計劃將3D打印肉投入到商業領域,與以往的3D打印肉技術有所不同,以色列這家初創企業的3D打印肉技術可以預先在程序上調整相應參數,根據消費者的需求去設定形狀和肥瘦比例,從而實現個性化設定。至于它的制造方法,該公司的負責人介紹,3D打印肉的制造方法首先需要從目標動物的身上提取干細胞,而打印所需的生物墨水則通過干細胞分化而成。
值得注意的是,完成3D打印后并不代表這塊肉就已經大功告成了,被新鮮打印出來的肉需要浸潤在營養培養基中幾周時間,讓干細胞在受控的環境中增殖。但是,目前3D打印肉成本相對較高,并且在口感方面和普通的牛肉相比存在較大的不同。因此,對不少涉及該領域的初創企業來說,進行大規模量產仍面臨著一定挑戰。
對此,不少網友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網友表示,可以設定形狀和肥瘦比例對自己而言簡直是福音,這樣就能選擇分量合適的肉并且可以根據做菜需求使用合適的肉。不過,也有部分網友表示這項技術需要更加完善,大家也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
3D打印肉的個性化設定我們真的需要嗎?
目前,3D打印肉已經成為可能,它的出現一定程度上會改變大家未來肉類消費的方式。3D打印肉可以設定形狀和肥瘦比例的特點在技術上是一個很大的突破,從市場的需求來看,這可以滿足消費者個性化的肉類需求,消費潛力巨大。但該行業仍處于起步階段,技術并不成熟且成本過高,我們需要思考一下3D打印肉的個性化設定真的需要嗎?
首先,以現在的科技發展水平來看,3D打印肉的技術并不是一種新技術,我們熟悉的肯德基就曾宣布和俄羅斯3D生物打印公司3D Bioprinting Solutions合作開發生物打印技術,利用雞肉細胞和植物材料來打印雞塊。但可以進行形狀、肥瘦比例個性化設定的3D打印肉技術,以色列這家初創公司可以說是第一個。從技術層面出發,這是一個很大的突破,無論是對于技術的完善還是消費者消費方式的改變都具有重要意義。
其次,很多消費者在買肉時都會遇到這樣一種情況:不是肥肉太多了就是瘦肉太多了,或者太大一塊商家不給切。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下,3D打印肉的個性化設定可能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方案。這種個性化設定可以讓我們根據個人喜好去設定打印出來的肉,比如對于完全不吃肥肉的消費者就可以選擇打印純瘦肉;對于廚師來說,可以根據不同的做菜需求打印不同形狀的肉,節省了切肉的繁瑣工序。產品在滿足了大部分人的需求以后,剩下的是為了滿足小部分人群的特別需要。從3D打印的概念出發,其中比較核心的一個點在于個性化、私人定制。總而言之,這種個性化設定在提供個性化食品上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
科技是利是弊是我們時常會討論議的話題,我們企盼科技可以造福人類,為人類作出貢獻,但是有時候科技反過來也會變為控制人類的牢籠,產生不利的影響。3D打印肉技術的個性化設定,如果在后續階段技術進一步成熟,生產成本大幅度降低,達到大規模量產的程度也會對傳統的畜牧業造成影響。舉例來說,屆時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購買3D打印肉,傳統畜牧業飼養的牛羊豬等的消費將迎來寒冬。再進一步來說,在3D打印肉技術的個性化設定潛力巨大的情況下,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投身,其中不免混入一些以利益為重的黑心企業。所以,我們需要去把握這樣一個度,使其保持平衡。
3D打印肉有推廣的必要嗎?
隨著3D打印肉技術的持續完善,在肉類外觀、品質、口感、營養價值等方面的提升以及消費者對于個性化定制食品的追求,3D打印肉或許在未來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說到這里,或許有很多人會提出質疑,這種費時費力且高成本的產品有推廣的必要嗎?有研究人員表示,比起傳統的肉類生產,培養肉可以減少對環境的惡劣影響。對于3D打印肉有無推廣的必要,CNMO認為可以從這項技術的優缺點進行分析。
在優點方面,3D打印肉對于一些特殊人群來講是有益的,比如老年人群體。通過3D打印肉技術可以生產出更易咀嚼和消化的肉類產品,同時還可以根據個人的實際需求去加入營養元素,幫助老年人群體補充必需的蛋白質等,另一方面,相較于傳統肉類,3D打印肉的保質期會更長,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資源的浪費。此外,3D打印肉可以加入植物原料打造素食肉類產品,相對來說會更環保、健康。
缺點方面,由于3D打印肉的優勢明顯,所以價格會相對高于傳統肉類,如果外觀和口感達不到消費者的期待值,反而會破壞原有穩定的市場秩序。其次,3D打印肉需要考慮打印儀器的衛生情況,如果不衛生的儀器接觸到打印肉會對質量造成極大的影響,對消費者的健康帶來威脅。最后,部分不良商家會借助該技術為制假售假行為披上合法的外衣,以次充好,選用質量低原材料牟取高額利益,一些消費者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容易被蒙騙,購買到次品。
寫在最后
3D打印肉技術本身其實無所謂善惡,它無非是一種中性的工具和手段。這項技術可以為我們的選擇和行動提供新的可能性,但也會使得我們對這些新的可能性的控制處于一種不確定狀態。因此,對待3D打印肉技術,我們就需要秉持這樣一種觀點,它可能會給社會帶來問題,但同時也在解決問題,我們作為技術的管理和控制者可以掌握平衡。
關于3D打印肉技術,還有需要解決的問題,它有一段很長的路需要走。3D打印肉技術需要一個完善更新的過程,我們也需要一個適應和接受它的過程。

Novameat公司打印的素食牛排
在3D食品打印技術逐步完善的情況下,人們開始嘗試將它延伸到各式各樣的食物中。現在再來談3D打印肉已算不上什么新鮮事,但能夠設定形狀和肥瘦比例的3D打印肉卻前所未聞。近日,一則關于“3D打印肉可以設定形狀和肥瘦比例”的新聞在微博平臺引發了眾多網友的討論,重新將3D打印肉拉回了人們的視線當中。大家在戲稱這算不算科技與狠活的同時,對它的質疑也一個接一個,那么3D打印肉的個性化設定我們真的需要嗎?
3D打印肉可設定形狀和肥瘦比例
據CNMO了解,以色列的一家初創企業正計劃將3D打印肉投入到商業領域,與以往的3D打印肉技術有所不同,以色列這家初創企業的3D打印肉技術可以預先在程序上調整相應參數,根據消費者的需求去設定形狀和肥瘦比例,從而實現個性化設定。至于它的制造方法,該公司的負責人介紹,3D打印肉的制造方法首先需要從目標動物的身上提取干細胞,而打印所需的生物墨水則通過干細胞分化而成。

3D打印肉
值得注意的是,完成3D打印后并不代表這塊肉就已經大功告成了,被新鮮打印出來的肉需要浸潤在營養培養基中幾周時間,讓干細胞在受控的環境中增殖。但是,目前3D打印肉成本相對較高,并且在口感方面和普通的牛肉相比存在較大的不同。因此,對不少涉及該領域的初創企業來說,進行大規模量產仍面臨著一定挑戰。
對此,不少網友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網友表示,可以設定形狀和肥瘦比例對自己而言簡直是福音,這樣就能選擇分量合適的肉并且可以根據做菜需求使用合適的肉。不過,也有部分網友表示這項技術需要更加完善,大家也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
3D打印肉的個性化設定我們真的需要嗎?
目前,3D打印肉已經成為可能,它的出現一定程度上會改變大家未來肉類消費的方式。3D打印肉可以設定形狀和肥瘦比例的特點在技術上是一個很大的突破,從市場的需求來看,這可以滿足消費者個性化的肉類需求,消費潛力巨大。但該行業仍處于起步階段,技術并不成熟且成本過高,我們需要思考一下3D打印肉的個性化設定真的需要嗎?

3D打印肉模型
首先,以現在的科技發展水平來看,3D打印肉的技術并不是一種新技術,我們熟悉的肯德基就曾宣布和俄羅斯3D生物打印公司3D Bioprinting Solutions合作開發生物打印技術,利用雞肉細胞和植物材料來打印雞塊。但可以進行形狀、肥瘦比例個性化設定的3D打印肉技術,以色列這家初創公司可以說是第一個。從技術層面出發,這是一個很大的突破,無論是對于技術的完善還是消費者消費方式的改變都具有重要意義。
其次,很多消費者在買肉時都會遇到這樣一種情況:不是肥肉太多了就是瘦肉太多了,或者太大一塊商家不給切。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下,3D打印肉的個性化設定可能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方案。這種個性化設定可以讓我們根據個人喜好去設定打印出來的肉,比如對于完全不吃肥肉的消費者就可以選擇打印純瘦肉;對于廚師來說,可以根據不同的做菜需求打印不同形狀的肉,節省了切肉的繁瑣工序。產品在滿足了大部分人的需求以后,剩下的是為了滿足小部分人群的特別需要。從3D打印的概念出發,其中比較核心的一個點在于個性化、私人定制。總而言之,這種個性化設定在提供個性化食品上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
科技是利是弊是我們時常會討論議的話題,我們企盼科技可以造福人類,為人類作出貢獻,但是有時候科技反過來也會變為控制人類的牢籠,產生不利的影響。3D打印肉技術的個性化設定,如果在后續階段技術進一步成熟,生產成本大幅度降低,達到大規模量產的程度也會對傳統的畜牧業造成影響。舉例來說,屆時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購買3D打印肉,傳統畜牧業飼養的牛羊豬等的消費將迎來寒冬。再進一步來說,在3D打印肉技術的個性化設定潛力巨大的情況下,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投身,其中不免混入一些以利益為重的黑心企業。所以,我們需要去把握這樣一個度,使其保持平衡。
3D打印肉有推廣的必要嗎?
隨著3D打印肉技術的持續完善,在肉類外觀、品質、口感、營養價值等方面的提升以及消費者對于個性化定制食品的追求,3D打印肉或許在未來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說到這里,或許有很多人會提出質疑,這種費時費力且高成本的產品有推廣的必要嗎?有研究人員表示,比起傳統的肉類生產,培養肉可以減少對環境的惡劣影響。對于3D打印肉有無推廣的必要,CNMO認為可以從這項技術的優缺點進行分析。
在優點方面,3D打印肉對于一些特殊人群來講是有益的,比如老年人群體。通過3D打印肉技術可以生產出更易咀嚼和消化的肉類產品,同時還可以根據個人的實際需求去加入營養元素,幫助老年人群體補充必需的蛋白質等,另一方面,相較于傳統肉類,3D打印肉的保質期會更長,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資源的浪費。此外,3D打印肉可以加入植物原料打造素食肉類產品,相對來說會更環保、健康。
缺點方面,由于3D打印肉的優勢明顯,所以價格會相對高于傳統肉類,如果外觀和口感達不到消費者的期待值,反而會破壞原有穩定的市場秩序。其次,3D打印肉需要考慮打印儀器的衛生情況,如果不衛生的儀器接觸到打印肉會對質量造成極大的影響,對消費者的健康帶來威脅。最后,部分不良商家會借助該技術為制假售假行為披上合法的外衣,以次充好,選用質量低原材料牟取高額利益,一些消費者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容易被蒙騙,購買到次品。
寫在最后
3D打印肉技術本身其實無所謂善惡,它無非是一種中性的工具和手段。這項技術可以為我們的選擇和行動提供新的可能性,但也會使得我們對這些新的可能性的控制處于一種不確定狀態。因此,對待3D打印肉技術,我們就需要秉持這樣一種觀點,它可能會給社會帶來問題,但同時也在解決問題,我們作為技術的管理和控制者可以掌握平衡。
關于3D打印肉技術,還有需要解決的問題,它有一段很長的路需要走。3D打印肉技術需要一個完善更新的過程,我們也需要一個適應和接受它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