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本屆論壇主題為推動仿真關鍵技術解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機器人心臟手術與虛擬仿真技術研究、工業機器人高可信數字孿生及其智能應用
發出行業倡議 構建產業集群
第三屆中國仿真技術產業高峰論壇在成都溫江舉行
第三屆中國仿真技術產業高峰論壇在成都溫江舉行
5月18日-19日,第三屆中國仿真技術產業高峰論壇暨成都(溫江)數字化創新峰會在四川省成都市溫江區舉行,本屆論壇主題為推動仿真關鍵技術解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中國工程院院士杜修力、譚建榮與工信部、四川省及來自國內航空航天、運載裝備、智能制造、工業軟件、醫療健康等相關領域企業、科研院所、高校的500余位領導、專家、科技工作者參加了大會。大會由中國工業合作協會主辦,成都市溫江區人民政府、中國工業合作協會仿真技術產業分會等承辦,中國航空學會結構與強度分會、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工業設計分會、中國計算機用戶協會虛擬現實分會、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汽車安全技術分會等協辦。
中國工業合作協會聯合中國仿真技術產業高峰論壇參會單位,共同發出如下倡議:一、瞄準世界仿真技術前沿,凝心聚力,心無旁騖,開展仿真關鍵技術研發,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二、激活創新動力,探索產業發展模式,集中優勢資源,打造國際一流的仿真產品、仿真服務及仿真平臺。三、用仿真科技賦能傳統產業,降本增效,創新發展,助力重點產業數字化轉型,提升國際競爭力。四、以行業應用為牽引,以典型場景為核心,以龍頭企業為主力軍,以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為生力軍,加快產學研用協同發展生態建設。五、加強團體標準、行業標準、國家標準、國際標準等標準化建設,立足實用,注重實效,占領仿真標準制高點。六、共商、共建、共享,加強行業自律,做好社會各界溝通,營造良好發展環境,促進行業的繁榮發展。七、充分運用國內國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提升產業鏈的韌性和安全。八、加強多層次仿真人才培養,夯實發展基石,筑牢創新根基。九、持續錨定制造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戰略目標,深化仿真作用,推進新型工業化,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十、促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增進人民群眾福祉,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貢獻仿真技術產業力量。
中國工業合作協會理事長田玉萍在致辭中講到,中國工業合作協會成立于抗日戰爭時期的1938年,是一家具有經濟性、統戰性、國際性、綜合性的全國性社會組織。仿真技術經過七十多年發展,已廣泛應用于工業、農業、商業、教育、社會、經濟、醫療、交通、生活、文體、娛樂等眾多領域,特別是航空航天、信息、生命、材料、能源、先進制造等高新技術領域,在解決重大工程問題和“卡脖子”關鍵技術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不論是神舟系列飛船、華龍一號核電站、時速 600 公里的高速磁浮列車、C919 大飛機等“國之重器”的成功研制,還是我國家電、汽車、電子、裝備制造等行業的產品創新實踐背后,都離不開仿真技術的支持。
工業與信息化部原一級巡視員解三明在致辭中說,中央提出了穩定制造業在GDP中的比重的要求,對我們是較大的挑戰;而且我國制造業增加值率僅僅在26%左右,比歐美國家低10個百分點以上。2022年工業軟件產品收入僅實現2400億元,占整個軟件業務總收入的比重僅僅2.2%。我國工業軟件還處于初期發展階段,而核心工業軟件產業發展更是落后于發達國家,尤其是工業仿真軟件80%被外企壟斷。解三明提出幾點意見和建議:一是深入梳理制造業重點產業鏈數字化轉型的重點和難點,加快以數字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二是推進新型工業化,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入融合,實現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三是加強關鍵核心技術的攻關,全面激發企業創新活力,促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
中共成都市溫江區委書記、溫江區人民政府區長馬烈紅在致辭中介紹,溫江位于成都主城區正西,因“雪山之水至此始溫”而得名,涵養了四千年的古蜀文明,流淌著田園牧歌的無限詩意,連續四年獲評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區。當前,溫江正堅定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圍繞“幸福溫江•美好之城”奮斗目標,奮力抒寫“中國式現代化”溫江答卷。我們加快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以圈鏈思維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圍繞“BT+IT”融合發展推動醫藥健康地標性產業集聚突破,加快綠色食品、電子信息、精密制造等優勢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前瞻布局腦科學、生物芯片、基因治療等新領域新賽道,持續培養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進制造業集群。我們持續積蓄以創新驅動為引領的發展動能,聯合電子科大、西南財大、川農大、成都中醫大等駐溫高校打造環高校知識產業圈,擁有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運營中國(成都)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構建多元化科技投融資體系,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特別要與朋友們分享的是,今年初科倫博泰以118億美元與默沙東簽約,不僅刷新了創新藥交易的全球紀錄,也標志著溫江藥企ADC創新藥的研發能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我們著力構建以親而有度、清而有為為特質的一流營商環境,堅持向互聯網要效率、向流程再造要效率、向簡政放權要效率,在全國首創“提醒服務”和創建天府商務服務區,深層次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強化“12345”親清在線企業訴求專班專員服務,用“尺度、速度、溫度、力度”快速解決企業需求,讓企業和員工發財致富、讓城市和社會發展進步。
本屆論壇舉辦形式為“1+8+8”模式,共設1個主論壇,工業仿真軟件研發應用與開源共享、空天結構設計與仿真技術、虛擬樣機與數字孿生、汽車與軌道交通仿真、工業互聯網與工業智能、基于模型的系統工程暨創新設計、數字人/數字病人暨醫療仿真、資源開采與能源化工仿真等8個專題分論壇,以及8個特色交流活動。
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在“數字設計與數字孿生:關鍵技術與發展趨勢”的報告中指出,“數字孿生將是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內容,結合物聯網、5G、大數據、云計算、虛擬現實等技術,數字孿生的應用空間正不斷擴展,但在運用中要注意高效協同、無縫銜接。”譚建榮分析稱,在數字孿生和數字化設計中擁有八大關鍵技術:包括復雜裝備多源異構數據轉換與集成技術、復雜裝備幾何-物理-行為-工況建模技術、復雜裝備數字孿生多性能耦合分析技術、大數據驅動下的數字孿生行為仿真技術、復雜裝備全生命周期作業過程仿真技術、智能車間布局規劃與生產調度優化技術、運行狀態可視分析與故障智能預測技術以及基于增強狀態的維修維護操作導航技術。面向未來,譚建榮認為數字孿生存在三大發展趨勢。首先是擬實化趨勢,涉及多物理建模。“產品數字孿生體在工業領域應用的成功程度,取決于產品數字孿生體的擬實化程度,研究如何將基于不同物理屬性的模型關聯在一起,是建立產品數字孿生體、繼而充分發揮產品數字孿生體模擬、診斷、預測和控制作用的關鍵。”第二個趨勢則是全生命周期化,亦即從產品設計和服務階段向產品制造階段延伸。譚建榮指出,現階段有關產品數字孿生體的研究主要側重于產品設計或售后服務階段,較少涉及產品制造階段,數字孿生體則將會在產品生產制造階段的研究與應用方面成為全新熱點。此外,集成化、與其它先進技術融合也將成為全新趨勢。譚建榮認為,現階段數字孿生體的各個環節之間仍然存在斷點,如何將數字紐帶技術作為基礎技術,并結合新一代信息與通信技術、大數據分析技術、增強現實(AR)技術等先進技術有機融為一體,是數字孿生的下一個研究方向。
三一集團副總經理郄永軍,哈爾濱工程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院長、電子政務建模仿真國家實驗室主任蔡成濤,航天科工集團北京仿真中心科技委副主任朱文海,中國電子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數字化技術中心常務副總監程星華,達索系統大中華區仿真技術總監白銳,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國家杰青任磊,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高性能計算技術與應用發展部主任金鐘,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工程仿真中心主任郎玉玲,北京機電工程研究所研究員陳建江,青島數智船?萍加邢薰究偨浝硖茷I,比亞迪汽車產品規劃和新技術研究院發動機系統開發部技術總監施俊美,西南交大國家軌道交通與自動化工程中心軌道交通數據貫穿于信息技術研究所所長金煒東,中國長安汽車集團創新研究總院CAE總監徐章祿,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正高級工程師劉加利,西北工業大學航空學院教授、博導王生楠,中國飛機強度研究所起降動力學學科帶頭人劉沖沖,電子科技大學教授、博導郭大慶,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副主任醫師、副教授成楠,重慶大學自動化學院教授、博導,復雜系統安全與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柴毅,四川大學計算機學院副院長、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席科學家郭兵,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先進核能技術研究院實驗研究與分析室副主任李煒,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自動控制系副主任、副教授、博導劉永奎,廣東虛擬現實科技有限公司(燧光)CEO賀杰,雪浪云高級副總裁、雪浪工業軟件研究院副院長郭翹,中國第一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高級主任吳振昕,濟南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濟大長江節水裝備技術研究院院長呂冰,北京華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專家、空軍事業部總經理張建康,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高級工程師馮春,中國石油集團工程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連志龍,國網江西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副主任王文彬,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吳北民等分別做了“仿真驅動的工程裝備正向研發體系建設”、“數字與智能船舶技術”、“MBSE:系統工程與仿真的融合”、“數字化賦能新型顯示產業”、“智慧化仿真驅動數字孿生”、“工業互聯網:邁向智能化”、“超級計算與仿真應用”、“全周期仿真技術的應用和發展——汽車底盤零部件單品海量開發模式下的思考”、“工業仿真軟件研發應用思考與實踐”、“基于開源構建中國自主工業軟件新生態”、“面向發動機全場景噴霧產品設計的仿真工具開發與驗證”、“基于監測數據的高速列車轉向架關鍵部件狀態識別”、“新能源汽車電驅系統開發仿真若干關鍵技術”、“高速列車氣動噪聲技術研究”、“計算機輔助飛機結構損傷容限分析系統研制及應用”、“飛機起降動力學分析算法開發及軟件研制”、“數字孿生腦及其應用進展”、“機器人心臟手術與虛擬仿真技術研究”、“工業系統智能監測與運行安全評估”、“網狀結構多價值鏈數據處理關鍵技術”、“基于核電預測性維護技術平臺的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初探”、“工業機器人高可信數字孿生及其智能應用”、“下一代元宇宙,從環境物體與人的虛實融合開始”、“基于數字底座的高端裝備數字孿生及產線孿生的實踐與探索”、“智能網聯仿真測試能力構建與思考”、“創新設計探尋設計本質規律及引導我國農業生產方式的進化”、“裝備論證與驗證的數字化技術路線”、“連續-非連續單元法(CDEM)及其在資源/能源開采中的應用”、“射孔爆轟沖擊仿真分析技術研究”、“無人機在江西電網應用研究”、“高場超導離子源磁體多場環境下力學行為分析與實驗研究”等。論壇組織進行了兩場高端對話,第一場是“智能制造和仿真技術”,從智能制造的關鍵技術,到未來發展前景,以及各種挑戰解決方案,特別是仿真技術的重要作用,深入淺出,精彩交鋒,引發眾多啟示。第二場是“工業仿真軟件:新時代、新發展、新風口”,從新時代的機遇,到國際一流團隊的打造,以及重點行業的實踐,特別是資本市場的運籌帷幄,焦點熾熱,亮點頻頻,讓與會者撥開迷霧、看見未來。
賦能地方產業發展,發揮科技助力區域經濟發展積極作用。會議同期舉辦了聚焦“BT+IT”建設清水河高新技術產業走廊專題座談會,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高性能計算技術與應用發展部主任金鐘、電子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李永杰作主題分享,就清水河高新技術產業走廊片區的未來發展方向和發展趨勢提出意見和建議,加快片區生物醫藥和電子信息融合集聚發展,致力打造世界級“BT+IT”融合發展產業集群。
第三屆中國仿真技術產業高峰論壇暨成都(溫江)數字化創新峰會的成功召開,為加強仿真技術基礎研究,推動仿真技術產學研用融合,助力“卡脖子”關鍵技術解決貢獻了積極力量。(周樹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