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一直不向外界明確事實,華為的邏輯是他們不是上市公司,所以沒有必要也沒有法律依據必須向外界透露更多內情。實際上,對于是否如FT中文網所述,向其記者展示了華為股權,仍值得推敲。有分析人士反駁,公司的股權結構并不是什么商業機密,現在股份公司注冊都要求提供股權信息。然而,兩年前在面對美國國會議員質詢的時候,華為曾拒絕公布公司前十大股東。
華為虛擬受限股之上的“虛擬市值”無法得到估算。也就是說,華為究竟從內部員工處,募集了多少資金、歷年分紅資金總額多少、作為持股單位的華為投資公司總的凈資產是多少,一概不得而知。
華為控股作為商業機構,在工商行政部門的備案,僅限于公司章程。華為員工都是通過工會持股,但是對于華為工會章程,除了最為核心的高級管理層(至少是董事會成員甚至以上),一直以來幾乎沒有其他人見過,連華為公司高級副總裁這一層級的都倍感神秘。
每年有關華為配股和分紅確定的事兒,不是經過董事會討論,而僅限于任正非和孫亞芳。盡管身為總裁的任正非,擁有對董事會決議的一票否決權。但是,這和任正非倡導的公司現代管理制度相比,形成了鮮明對比;“一票否決權”是否合理呢?
不只外界,隨著華為增長預期的降低,員工也開始對虛擬股政策開始反思。除了一些頗有資財或者級別相對較高的員工之外,員工們的糾結在于:一方面希望能夠繼續得到配股,畢竟分紅可觀;但另一方面為拿到配股,分紅和獎金基本上就要全部砸了進去,手里基本沒有太多存款。
眼下,回不到美國市場的華為,正發力歐洲市場,或許,華為向英國記者公開股權的小冊子,僅僅是為了討好歐洲市場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