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渴望1970年代的新鮮空氣,但誰都憎惡1970年代的窶困生活。中國以僅30多年時間,濃縮了發達國家300多年的工業化進程。即使是最挑剔的眼光,也不能不為其高速發展派生的包括環境在內的各種問題留下寬容的空間。1月14日,本報舉辦以科學治理霧霾為主題的座談會。會后,記者又深入采訪多名與會專家,今天開始連續推出六篇系列報道,或將有助於人們理性認識解決這一問題的長期性、艱巨性和復雜性,并且最大限度地相信政府治霾的誠意和決心。霧霾雖一時無法根治,但望這組報道能讓我們的讀者更加呼吸勻暢,更加心平氣和。
1月19日,霧霾再次籠罩全國多個城市,也成為各地兩會上的最熱話題。但霧霾到底從哪里來?仍然眾說紛紜。
“現在專家解讀多了,也不知道誰權威。昨晚我又看見13個院士提出一份報告,說霧霾原因還沒查清楚,要求盡快開展研究。”18日的北京市人大會議上,市長王安順說,“但我覺得,不就那麼幾個方面,我也不研究深層成因,你們說哪兒是污染源,我們就做哪幾件事。”話中透出無奈。
細顆粒物(PM2.5)從哪兒來?公眾想要一個精確答案,但目前得不到;蛟S不是我們無能,而是PM2.5太狡猾。
二次生成過程非線性,增加了分析難度
半個月前,一則關於“北京PM2.5中汽車尾氣貢獻4%”的新聞引發爭議。
此新聞的背景,如一篇報道所說:“各地的PM2.5源解析已經遍地開花,特別是北京的污染源解析報告,一個研究機構的不同部門得出的結果大相徑庭。”媒體質疑說,源解析不清楚的情況下采取措施,好比醫生沒診斷就抓藥。
然而“一邊砍柴,一邊磨刀”也屬無奈。之所以源解析版本眾多卻尚無定論,是因為PM2.5變化多端,溯源沒法絕對準確。
PM2.5難尋來處,很大程度上因為二次生成物變化莫測。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氨和有機揮發物,在大氣中經過物理化學反應產生細顆粒物——硝酸鹽、硫酸鹽、銨鹽和有機氣溶膠。這些化合成的細顆粒比直接排放還要多。二次生成的過程是非線性的,增加了分析難度。
比如引起爭議的“4%”說中,就有超過20%比重的二次氣溶膠未能歸因。除此以外,這篇論文還被指出有40%的數據未得到解析;而中科院另一項規模更大、時間更長的研究,也有近10%的部分未找到來源。
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張遠航說:“源解析方法有三種:污染清單、受眾模型、空氣質量模型,各有優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