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界對核電仍存疑惑的背景下,“中國核電應對復雜局面,不僅需要一家旗艦企業,也取決于整個關聯產業鏈企業的發展高度。”中國廣核集團工程事業部總經理束國剛強調,如果產業資源的配置始終局限在個別環節和個別單位的視野,而不是調動整個產業鏈和囊括所有的“生態影響者”形成一個良好的生態圈,整個產業想具備更好的應對復雜局面的能力,是有相當難度的。
過去二十多年,中國核電產業取得了長足進步,但條塊分割行業式格局、粗放式管理、缺乏原創性總體設計等弊病,仍然是整個產業夯實基礎,進而“脫胎換骨”追趕世界一流的最大困擾。為此,中國廣核集團工程事業部在充分借鑒世界頂級工程設計公司基礎上初步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AE模式,以期為當下中國核電產業從自身入手、破解嚴峻外部挑戰探索一條新的思路。
AE,是英文Architect和Engineering的組合,簡單來說就是設計和工程的總稱。核電AE公司最早出現在美國,在大規模的核電建設中,美國核電行業結合其他行業發展的成功典范,出現了獨立于電站設備制造商和發電企業,專門為核電站提供系統設計、工程和建設管理服務的公司——即核電AE公司。
“AE已成為工程承包企業發展的趨勢,國外核電工程公司大都采用了這一模式。實踐證明,采取這個模式的,成功的多;不用AE模式的,失敗的多。”在束國剛看來,更為重要的是,中國核電形成的“AE生態圈”,或許還能為更廣闊范圍內的“中國工程”和“中國制造”實現新突破積累經驗。
AE戰略打破條塊分割
按目前國內建設數量最多的CPR1000核電項目統計,每臺機組的建設工期一般為58個月,其中在設計方面包含41大類共60余個設計專業;在設備供應和施工方面,每座核電站有300多個系統、直接設備供應商達到300余家、安裝管道長度達到300公里,參建人數合計達到約20000人。
在束國剛看來,核電產業將經濟學中的“木桶理論”推到了一個極致高度,而不僅僅是“水裝多少取決于最短的木板”這么一個簡單的概念,“最短的板必然永遠存在,木板和木板之間也會有縫隙,而桶底究竟能承載多大的壓力,更是考驗——在核電建設中,參與單位是非常多的,我們不能期望每個單位的水準一致,我們只能在‘如何讓每個單位的最大能力釋放出來’上下功夫。”
“板塊之間的縫隙則意味著我們不能讓參與單位只從自己的需求和設想出發,需要讓它們考慮到大局,實現‘無縫對接’甚至‘負鏈接’;而桶底的承載力就是核電的安全質量問題,如果桶底如紙一樣薄,就沒有任何意義。”他形象地解釋道。
要實現上述目標,所需解決的最突出問題,就是傳統模式下形成的條塊分割的行業格局。在這種格局中,建設主體以專業職能進行劃分,包括設計院、建筑企業、設備制造企業等各管一塊,僅關注自己所需要完成的職能,缺少以市場和項目為導向的強有力主體來負責工程的總體設計和建造,這使得各個產業鏈條之間僵化而對立,遇到問題時最先考慮的不是解決方案而是回避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