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在產業資深觀察人士看來,互聯網企業進入電視領域并沒有給這個行業施加有價值的影響,換言之,它們給這個行業帶來的,既不是創新產品,也不是創新意識,而是營銷意識——它們以實際行動告訴主流彩電企業,“宣傳應該這樣做而不是那樣做”。一家主流彩電企業負責人這樣總結他對樂視的看法:樂視對概念炒作的熱情,遠遠高于它對產品創新投入的熱情。曾幾何時,彩電行業被視為中國最具營銷意識的行業,但是在互聯網企業面前他們發現自己相形見絀。
翻檢樂視超級電視的賣點,內行人大多掩口一笑,在他們看來,樂視拿來大肆宣傳的“優勢”實在算不上什么優勢,樂視宣稱擁有“三大顛覆”和“兩大領先”:顛覆商業模式、盈利模式、營銷模式,領先研發模式、產品價值。半年過去了,“顛覆”沒有發生,“領先”成了銷售持續低迷。
樂視一度最讓人激動的是其盈利模式,所謂“服務費+廣告”。當主流彩電企業紛紛宣布“內容終身免費”的時候,內容更豐富、用戶體驗感更好的主流彩電企業,一下子斷了樂視、小米的財路,讓“收取服務費”成為幾乎不可能。靠廣告賺錢同樣不靠譜,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銷量,拿什么吸引客戶投放廣告?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這樣評價樂視、小米:我們有2000多萬臺智能電視都不敢賣廣告,他們憑什么敢?
到目前為止,互聯網企業做智能電視,仍然是賠本賺吆喝。
當然,能賺到吆喝也不錯。實際上,互聯網企業的策略還真是賠本賺吆喝,通過別出心裁的宣傳與名義上的低價,吸引消費者關注,是擴大品牌知名度的有效辦法。互聯網企業“以利潤換市場”的策略,很像巴勒斯坦對以色列“以土地換和平”,遺憾的是,巴勒斯坦至今沒有得到它想要的和平,雖然土地實實在在換出去了。
實際上,這還是站在中觀的高度看互聯網企業,若站在宏觀的高度看互聯網企業,恐怕就不是令人憂慮那么簡單了,有可能是徹底的失望。越來越多跡象表明,家電產品不啻電視要智能化,冰箱、空調、洗衣機乃至小家電都要智能化,而且這些產品將通過網絡形成家庭互聯網,電視只是家庭互聯網的一個節點。目前,互聯網企業還停留在“多屏互動”層面,主流家電企業已經開始朝多個智能終端協同邁進,互聯網企業的思維,已經被主流彩電廠商甩在后面。未來互聯網企業幾乎沒有咸魚翻身的可能,因為在電視之外它們壓根兒就沒有任何積累和布局。
長虹集團董事長趙勇說,“以后若問我你是賣什么的,我說我是賣電視的,同時我也是賣電視機傳感器接口的。”未來的家電終端產品,都將成為傳感器,采集海量消費者信息,這就是大數據——一個想象空間巨大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