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week機器人網訊:微軟聯合創始人 Paul Allen 在他小時候就已經沉浸在人工智能的世界里了:在上世紀 60 年代晚期,到處可見神奇的智能計算機——嗯,是在虛擬的世界里。例如《2001 太空漫游》里面的 HAL,又例如《星際迷航》中進取號上無所不能的飛船電腦。Allen 回憶到:“人們第一次看到機器能像人一樣行動,這真是相當令人激動!這些機器人絕對是風靡一時。”因為父親在圖書館工作的原因,他得以在那里搜尋到很多關于人工智能的信息,并且天天幻想著“宇宙里存在著某些即將滅絕的文明,通過領悟到了某種真理而拯救了自己。請試想,以下這樣的情況如果真的出現了,會發生什么呢?——你能夠收集到世界上所有的知識,然后把它們都存在一臺智能電腦里,并且這臺電腦還能夠通過簡單的自然語言和人類溝通。”
40 年之后,對于已經是 90 億美金身價的 Allen 來說,上述的東西可不僅僅只是奇思妙想了。今非昔比,很多當時電影中的技術已經變成了現實。每天我們都會通過語音向手機發出指令,然后收到它給予的反饋。搜索引擎通過對信息結構的語意理解,可以回答幾乎所有問題。但是,這些工具實際上并不強大。Siri 只能理解一小部分的問題,她不能進行任何方式的思考,比如推理。甚至是在Jeopardy! (美國著名益智節目長青樹)中獲得冠軍的 IBM 的 Watson,都只能處理一些語義清晰的簡單問題。Google已經把《星際迷航》中的飛船電腦看做他們開發語音搜索的目標——但是依然長路漫漫。如果要將它變為現實,機器本身要更擅長溝通輸出,并且——最重要的是,要具備思維能力。
讓機器學課本
雖然聽起來困難,Allen 卻正在致力于解決這個問題。在數年的思考之后,他投資成立了一家致力于完整解決人工智能問題的公司——Allen Institute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簡稱 AI2。像 Allen 早期在空間飛行和腦圖方面的投資一樣,這家公司野心勃勃,但是她的初始目標卻很簡單。在華盛頓大學教授 Oren Etzioni 的帶領下,AI2 想要制造出一臺能夠通過高中生物課程的電腦。團隊給這臺電腦輸入教科書上的內容,之后對它進行考試。到目前為止,雖然這些測試都失敗了,但是每次這臺電腦都會比上次表現得更好一些。
在這個項目中,最關鍵的問題就是知識的呈現:怎樣在教科書中呈現所有的知識,以讓機器能夠讀取、理解并運用這些知識。通常,機器更擅長運行流程性質的程序(比如,把磅轉換為千克),但即使當前他們開始知道什么時候該去運行對應的代碼(例如,當你在搜索引擎中輸入“32 磅等于多少千克“,你會直接得到轉換結果),他們也是在把所得信息僵硬的按照設計好的方式運行,而不是我們任何情況下使用的事實和原則。
AI2 的這個項目可以為建立新一代的人工智能學習和思維方式打下基礎。Etzioni 提出:“為了讓機器具有這兩個能力,如何設計知識的呈現?如何通過越來越復雜的語言描述越來越復雜的事物?我們能把在學習生物上的經驗運用到到化學、數學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