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網訊,寬帶中國,多年來網絡上的熱門關鍵詞,但實際網絡質量卻并沒那么熱,是電信運營商的不作為嗎?也不能全怪于此。國家推出了寬帶戰略,若只停留在紙面推動顯然遠遠不夠。發源地——武漢,試圖在這里尋找答案。產業重要的研發基地,全國最重要的通信樞紐之一。也是中國電信第三大業務指揮調度中心,網絡能力居全國第四,與北京、上海、廣州三大超核心直接互聯,并為湖南、江西、廣西、陜西、海南、云南等省提供接入,成為這些省份訪問互聯網的出口。武漢作為核心節點為湖北寬帶用戶提供高品質的互聯網服務。建設試點,由此揭開了我國“光纖到戶”的商用序幕。2006年國家發改委高技術產業司將武漢市“推進三網融合暨光纖到戶”工程的做法定義為“武漢模式”。入戶改造,并通過推出“百兆寬帶進家庭”等活動,以免費或優惠的方式將用戶寬帶大幅提升。截至目前,湖北電信在武漢的光纖到戶工程已累計投入資金超過30億元,FTTH光纖到戶覆蓋家庭超過百萬戶,覆蓋小區3000個。
成績雖有,但面臨的問題也同時存在。據相關一線技術人員坦言,寬帶提速實際上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除了提高用戶的寬帶入戶速度,還要提高整個小區寬帶的帶寬,以及骨干網絡的速度。而要想使這三者同步提高,對中國電信來說是一個龐大的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財力。
而對一些中小寬帶、不同于中國電信的二級運營商而言,沒有實力對寬帶速度進行全面提升,更不具備對骨干網絡提速的能力。因此,提供給用戶的所謂高速寬帶,其實仍是令用戶深惡痛絕的“共享寬帶”。
顯然,寬帶中國戰略的實施依然離不開國家的實質支持,尤其是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