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網訊:隨著人力成本的持續增長,以機器人為主導的自動化設備越來越受企業歡迎。在發達國家,工業機器人已成為自動化裝備的主流,汽車、電子電器、工程機械等行業都已經大量使用工業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在保證產品質量、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也節約了巨額的勞動力工成本,避免了大量的工傷事故。毫無疑問,工業機器人未來在許多領域替代人工將是大勢所趨,市場空間也異常龐大。盡管工業機器人市場前景誘人,但其設計和制造難度非常大,關鍵技術基本被ABB、發那科、安川等國外企業壟斷。
圖1:工業機器人成本構成
、關節減速器和控制器四大部件組成。目前,除本體外的三大關鍵部件中,減速器和伺服電機基本被國外公司壟斷,國內機器人整機制造企業在關鍵部件配套方面嚴重受制于人,基本沒有議價能力,以致整機制造成本與進口整機倒掛,在與國外企業的市場競爭中處于非常被動的地位。近期,國內工業機器人行業傳來一重磅利好——國外對工業機器人關節減速器制造技術的壟斷將被A股上市公司秦川發展[-1.42% 資金 研報](000837)打破。經過多年的科研攻關,秦川發展已經完全掌握了工業機器關節減速器的設計制造技術,其各項質量和性能指標均達到國際一流水平,預計2015年可實現規模化生產。主題專家組組長趙杰也曾說過:“對于國內制造商而言,生產工業機器人大多是虧損的;對客戶來說,則不敢采用國產機器人,因關鍵部件配套瓶頸而衍生的整機企業制造成本居高不下已經成為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發展的嚴重掣肘。”,由于大多是跟蹤模仿或干脆直接進口組件進行組裝,一旦遇到國外公司整機降價,市場便被一舉擊潰。少數企業雖開發了自己的控制系統和伺服電機,但是在精密關節減速器方面則完全依賴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