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有人曾找到他尋求專*轉讓,可以借此申請到300萬元經費,但條件是這些“科研經費掮客”自己要拿走其中的200多萬元。
張元的例子顯示,一些地方和部門的科研經費申領已經成為“黑洞”,局外人都不知道水有多深。這也是為什么科技部部長萬鋼上周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提到科研經費“惡性問題”時連說兩個“憤怒”,并表示“痛心”和“錯愕”。
根據中國科協的調查估算,我國每年科研經費流失的金額可能達到數千億元。科研經費管理上的漏洞導致科技部門成為尋租、腐敗的高發地。這些都在呼喚一場科研經費領域改革的到來。
100萬怎么用
張元告訴本報記者,其所在的企業近年來已經在研發上投入不下千萬元,“我們就差去借高利貸了。”
他算了算,自己這幾年來已經向當地的科技部門申請過十幾次科研扶持經費,但均未成功。他曾遇到的申請“返點”并非個案。一名高校科研工作者告訴本報,其所在高校曾申請到一個100萬元的項目,光介紹費就要60萬元,剩下的40萬元兩名合作老師分。
還有更匪夷所思的案例,廣東省審計廳對2008年至2010年省級重大科技專項資金使用執行情況進行審計時發現,某市的兩個項目承擔單位共獲取專項資金45萬元,其中一個單位卻已結束營業近兩年,各種緣由耐人尋味。
李冰(化名)是廣東某家知名會計師事務所的職員,她的工作是專門負責幫助企業申請高新項目。她告訴本報記者,科研經費種類繁多,首先光級別就分區、市、省、國家級,一般來說級別越高經費額度越大,當然申請的難度也隨之增大。
此外,不同的主管部門都可以設置專項科研經費。李冰稱,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科技部、教育部、中科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各地的經信委等機構都有不同門類的扶持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