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機頻露臉引人關注
在近期舉行的展會上,3D打印機頻頻露臉。在燈博會上,勝球燈飾帶來的3D 打印機可現場打印燈飾配件引起參觀者興趣。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通過電腦設計好打印的模型后,打印機通過不停地雕刻和材料填充,就可以慢慢打印出來成品。造型通過打印可以更精確,據此做出模具再做出毛坯,更節省時間。
廣州銘展公司肖志表示,只需按照格式將圖像存入SD 卡,把SD 卡接入打印機就可以打印出想要的模型了。當然,打印的時間較長,例如旁邊陳列的一只10厘米多的水杯,需要花費5-6小時,打印一塊有花紋的燈飾配件要10多個小時。肖志表示,3D 打印機對于初入門的設計人員以及追求個性化、小批量生產的企業來說非常有用,相對于開模具來說,成本大大降低。“這個塑料的水杯算上材料和電費等才5元左右,如果開模就不是這個價了。”
廠家在中山推廣進展緩慢
肖志指著一臺小型機器表示,這臺機器可以打印26cm*23cm*20cm 的物品,售價是9000元。這個價格對于多數企業來說,都是可以承受的,但來中山三個月,肖志的公司才賣出了兩三臺,其他客戶還在觀望中。
供應勝球的3D 打印機生產商深圳森工科技有限公司羅建旭對記者表示,勝球是中山第一家購買其公司產品的企業,古鎮也有企業表示了意向,但還在洽談。公司從2012年生產3D 打印機,目前每月平均二三十臺的銷量,主要客戶是香港、深圳和東莞的廠家。“銷售量較大的是香港客戶,我們擁有香港代理,通過香港把產品賣到國外去。”銘展也遇到了相同的情況,銘展每個月僅上述國內售價9000元的打印機就可出口500臺,國內的市場仍在緩慢推進中。
對于中小企業而言,在開模具之前先打印出模型,有利于及時調整工業設計,提高精確度和節省成本,為什么中山企業不“買賬”呢?肖志分析,3D 打印機其實在工業領域一直都有,只不過都是價值幾十萬、幾百萬的“工業級別”,至于現在銷售的“桌面級別”的打印機,適合打印數十厘米大小對零件精密度要求較低、小批量、個性化的產品。一方面,本地企業對這類新產品的了解還不夠,另一方面,工廠和企業客戶對于打印的產品精密度要求較高,希望“桌面級別”的打印機可以打印出“工業級別”的產品和配件,這也是不可能的,這也影響了3D 打印機的市場推廣。
據了解,企業更傾向于從國外代購幾十萬、上百萬的機器,不過這種方式也面臨著后續的操作、維修服務、零件更換等技術服務難題。目前國內的3D 打印機尤其是 “桌面級別”3D 打印機部分技術已經領先于美國同行水平,更新換代的速度正在加快,企業在工業設計中可以引入這一產品,提高工業設計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