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羅永浩在通過錘子科技官方微博的聲明中,將問題歸結于:“產線欠磨合”、“工人裝配操作不熟練”、“品控標準沒有統一”等因素,此舉引發了其代工廠富士康的不滿。筆者通過業內人士了解到,被羅永浩激怒的富士康正計劃將錘子手機“趕出廊坊工廠”,生產線將由北京富士康接手。代價就是錘子手機的量產時間將延長至10月初,這也是羅永浩微博中所稱的“要消化完目前已有訂單,還需要幾個月的時間”的原因。
作為一款WCDMA 3G產品,隨著量產時間的數月延遲,其銷售生命周期迅速縮短,這將給羅永浩在資金鏈、產品銷售、供應鏈帶來一系列不確定風險。而隨著9月份4G版大屏iPhone 6發布,錘子手機量產信息將基本上被淹沒,錘子最艱難的時期,也許才剛剛開始。
綜合錘子手機供應鏈、代工廠、及錘子手機內部人員所透露的信息,我們來還原一個相對中立和完整的錘子手機現狀。
產能和良品率問題
實際上,作為一款新誕生的手機品牌,在之前沒有實際操盤經驗情況下,遇到供應鏈供貨不足、初期產能爬坡、良品率低等問題,在業內是一個非常正常的現象。
如小米初期,由英華達負責代工的米1手機其實遇到的問題跟錘子完全一樣,雷軍在媒體前無數次為“產能爬坡”背書,甚至被業內指責為“解餓營銷”。而米1初期的良品率僅為90%左右(英華達稱93%),而業內代工正常的良品率為96-97%。
按照羅永浩“好的時候一天能出來幾百個良品,差的時候甚至要把整個產線徹底停下進行整頓”的說法,以及“日產1800部左右的正常水平”計算,由廊坊富士康代工的錘子手機良品率肯定低于50%、甚至低于30%。如果羅永浩說法屬實,這就是一個徹底的合作悲劇。
那么,羅永浩的說法是否屬實?富士康內部人士對筆者表示:“羅永浩對富士康產線、工人、品控等問題的指責,已經引發了富士康高層的不滿,富士康作為蘋果iPhone等國際品牌的代工方,羅永浩的指責匪夷所思”。
但一位來自負責品控的魅族手機中層對筆者吐槽稱:“同樣由富士康代工的M8、M9等早期產品,由于魅族缺乏品控經驗,產品初期良率僅在60%左右,在魅族品控人員大規模長期駐廠之后,這個問題才大為改觀”。
該人士同時表示,富士康良好的品控來自嚴格的流程、熟練工人、先進的產線,以及手機廠商進行駐廠經驗豐富的工程師,但實際上富士康最主要的精力都集中在蘋果iPhone等知名廠商大訂單的產線,錘子這種20萬的小訂單不可能調動寶貴的熟練產業工人,再加上錘子自己缺乏駐廠人員,才會發生“攝像頭沒有裝玻璃”等匪夷所思的產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