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反壟斷 插手科力遠豐田事
豐田在華國產關鍵混合動力技術部件的計劃,因觸碰商務部“反壟斷”的相關條款而橫生波折。
7月2日,商務部根據《反壟斷法》,決定對科力遠、豐田中國、PEVE(豐田持股80.5%)、新中源、豐田通商五家企業設立中外合資企業科力美的申報做出附加限制性條件的批準。雖然最終結果稱得上“有驚無險”,但商務部要求科力美“在市場有相應需求的情況下,科力美應該在投產后3年內實現產品的對外銷售”。
對于長期依賴封閉體系實現關鍵部件供應的豐田而言,開放混動供應鏈意味著新的改變和挑戰。其實3年前,豐田混動技術原本日本國內供應鏈體系已經被打破,一家來自中國的零部件企業通過跨國并購方式,最終得以成為豐田核心動力電池的供應商,現在豐田被逼再次放開供應鏈,區別只在于,豐田四年前被迫將上游零部件廠轉手,而這一次,豐田需要跟其他車企共享本土化的“技術成果”。
豐田中國方面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豐田會按照國家部委的批示要求去履行,具體情況要待關鍵的合資公司“科力美”成立才會明確。這個關鍵的合資公司實際上是中日股東方各持50%股權組建,不過豐田通過巧妙的股比設置,最終在日方總體股比不占優勢的情況下,仍然實現了“間接控股”下游關鍵零部件商的效果。
而這一切,都被商務部負責審查反壟斷的監管人士看在眼里。“如果豐田通過有效的資本關系將涉及混合動力技術關鍵的下游零部件商——鎳氫電池包生產廠家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這對于本土其他試圖上馬相關技術的整車企業,無疑是門檻和風險都極高的。”一位接近商務部的觀察人士告訴記者,為此商務部已經兩度動用“反壟斷”大棒施壓豐田。
在商務部發布的相關“限制性條件”中,要求豐田對其他整車企業也開放出售關鍵零部件,成為最核心的解決之道。科力美的中方股東科力遠董秘伍定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目前科力美尚未正式成立,今后科力美如果向第三方銷售電池模塊將擴大科力遠的股東收益,而且科力美的電池極片由科力美旗下的科霸供應,也會擴大科霸的正負極片生產和銷售量。
“亮劍”
其實,此次已經不是第一次商務部在豐田混動供應鏈體系上出手。據科力遠方面人士透露,這次合作源于2011年1月科力遠在日本的一項電池業務收購,且與商務部反壟斷審查有著密切關系。
2009年底,松下宣布收購三洋電機,是全球家電行業的大型并購。于是,中國商務部在對日本松下電器收購三洋電機案進行反壟斷審查,認為收購松下可能導致其在全球車載鎳氫電池市場具有絕對優勢地位,為了減少經營者集中對市場競爭產生的不利影響,中國商務部要求松下公司將其在日本國神奈川縣茅崎市的湘南工廠車載用鎳氫電池業務轉讓給獨立第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