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表面上看,專家們的樂觀判斷是正確的,也有數據給予支撐。2013年全球3D打印市場規模大概接近40億美金,在2012年基礎上增長了大概一倍。但是,僅僅40億美金的市場規模,還不如一家大型企業一年的產值;國內大概3億美金,歐洲大概10億美金,美國大概15億美金。總體來看這些數據還是顯得微不足道。既然大家都沒有做起來,就談不上到底誰好誰壞,誰優誰劣。
但是,通過本次考察,使我們對歐洲3D 打印發展有了比較深刻的了解,發現我們的樂觀判斷過于盲目,過于草率。現在3D打印的應用市場還沒有啟動起來,但是一旦啟動起來,我們可能就面臨滅頂之災。這不是危言聳聽,現狀其實就是最好的說明。
歸納起來,我認為有幾個要點值得我們高度重視:
第一,歐洲3D打印行業從技術本身的角度來看,的確比我們成熟很多,尤其是工藝技術、研發投入、人才基礎、產業形態、材料等領域都比我們強。這個觀點,國內同行也是高度認可的,畢竟歐洲的工業化比我們早,工業基礎比我們扎實,科技創新和人才優勢明顯,在3D打印領域的研發也比我們早一些。
第二,歐洲打印企業規模普遍比國內同行大,一般企業銷售收入都在10 億人民幣左右,而國內還沒有一家企業收入過億,甚至超過5000萬的企業都沒有幾家。大多數企業經過多年的艱辛努力,銷售收入才保持在兩三千萬的水平。不要小看兩三千萬與10億的差距,歐洲企業從10億再上一個臺階,很快就可以做到50億,100億,200億;而國內企業要從兩三千萬做到一個億,可能還需要兩年三年,再從一個億做到10個億,可能需要五年十年。可是五年、十年以后,我們做到10個億,歐洲同行已經做到200個億,我們是同一個水平嗎?我們還能夠競爭嗎?200億的企業拿10%投入搞科研,就是20個億。我們呢?10億里面拿10%投入搞科研才1個億。差距越拉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