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訊:近一兩年,珠三角制造業對工業機器人的需求呈現井噴,工業機器人在汽車、電子等諸多領域被廣泛應用,需求年增速達30%。與此同時,珠三角工業機器人產業開始進入爆發式增長期,珠三角被認為是今后中國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之一。而當“機器工人”紛紛上崗之時,“無人工廠”是否將改變產業工人們的命運?從前“什么行業的工人將被機器人取代?”的疑問,如今又有了新解—那就是要在機器人時代保住飯碗,工人們必須隨同產業一起“轉型升級”。
一場聲勢浩大的制造業“機器換人”運動正在全國鋪開,從珠三角到長三角,從企業行為到政府推動。當美的、富士康、徐福記等行業龍頭紛紛宣布“機器工人”上崗時間表,當順德驕傲地宣稱未來三五年將現機器人占領的“無人工廠”,當浙江省雄心勃勃地推進每年5000個“機器換人”項目……人們不禁擔心:機器人進入工廠后,工人們的命運將被如何改寫。
什么行業的工人將被機器人取代?看看廣州市政府最新出臺的規劃,明確了是那些重復勞動、勞動強度大、有一定危險性的行業。但在成本重壓下,現實遠不止于此。在調查中記者發現,機器人甚至已經“入侵”高端西服定制這類以手工工藝見長的行業。或許現在應該反過來問:什么行業的工人不能被機器人取代?
不過,擔心機器人帶來工人“失業潮”或許尚早。一方面,多數制造行業里機器人密度還很低,離大規模“搶飯碗”還有相當距離。一項數據顯示,世界前三大機器人應用市場韓國、日本和德國,平均一萬職工機器人使用量分別為396臺、332臺、273臺;而據我國相關規劃,到2020年機器人密度才能達到100以上。另一方面,目前機器人所替代的大部分是簡單勞動,而且是勞動力市場供應最短缺的部分,有專家認為,這恰恰解決了局部地區勞動力供給不足的問題。由此看來,機器人大規模取代工人還將有一個緩沖期,而這正是我國產業工人寶貴的轉型期。要在機器人時代保住飯碗,工人們必須隨同產業一起“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