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訊:分布式光伏最早起源于德國,針對屋頂安裝光伏電站,有家庭、商場、辦公樓、荒坡和工業廠房。并網形式是將所發電力送入電網,政府強制收購光伏電力,除電網公司支付給每度電固定收購電價以外,財政還給予每度電高價補貼。這就讓整個社會產生了很強的安裝驅動力,行業進入了快速發展的軌道。(20世紀九十年代德國也出現過初裝補貼,不過項目量非常有限)送入電網的價格只有0.15歐元/千瓦時(含政府補貼)。針對小型光伏電站的政策變化,德國也調整了并網形式:允許采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發展的一個綜述,基本描述了政策和市場發展脈絡。接下來我們來分析下中國分布式光伏發展的進程:的建設實行初裝補貼。2011年下半年為了盡快擴大國內市場裝機容量,促進國內光伏生產企業的發展,增大了補貼項目規模,并延遲了度電補貼政策的出臺。對于金太陽和住建部項目,大多數采用的都是完全自發自用(安裝防逆流裝置避免送入電網)。,實際抵消了用戶的用電量,如果這部分電量也想要作為交易的部分,如何計量、計算損耗和結算是一個相對復雜的體系。要做好持久等待的一個準備,在這個分布式的寒冬我們更要練好內功!(作者:陸劍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