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老大高通還是美國公司……即使是互聯網應用層的領導者谷歌、雅虎和Facebook,也統統都是美國公司。因此,只要我們還在使用互聯網,我們就無法避免美國的監控。
我們把互聯網完全隔斷,行不行?據說俄羅斯總統普京就從來不用手機,也不用電腦。普京這么干行,因為還有一個團隊專門為他服務。企業這么做可不行,像華為這種在北極都有基站的全球化企業,如果沒有互聯網和IT系統,根本無法運轉。
如果我們不“斷網”,而是把所有硬件和軟件全部換成國產的產品,是不是就能夠解決安全的問題呢?還是不行。還以華為為例,這家技術型公司的IT系統中,大部分的硬件都是自己開發的,管理軟件也有很大一部分是自己的,仍然無法避免被NSA入侵的結局。為什么會這樣呢?這是因為整個科技產業早就全球化了,任何一家企業想要做出有競爭力的產品,都需要全球采購,而網絡基礎設施的核心還是掌握在美國人的手中。“盒子上寫著華為的名字并不意味著所有的部件都來自華為。”在2013年10月發布的一份網絡安全白皮書中,華為網絡安全官(CSO)約翰·薩?伺,華為技術組合中高達70%的部件都不是來自華為,而是來自全球供應鏈,其中有32%來自于美國。
那么,企業怎么樣才能保證自己的信息安全呢?老冀在《中國金融電腦》雜志上看到了中國工商銀行首席信息官林曉軒的一篇文章《信息科技“自主可控”之道》,倒是提供了一個比較好的思路。
林曉軒認為,要保證信息安全,必須堅持“自主可控”的原則,系統性地解決這個問題。他主張要自主研發核心和關鍵信息系統,分層異構使用外部產品,從而實現對信息科技風險的可監控、可管理、過程可審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