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訊:作為中國第一家以“航天”命名的A股上市公司,上海航天汽車機電股份有限公司的業務板塊涉及新能源光伏、高端汽配和新材料應用,對于其2013年業績,在長城證券等分析師的評級中,航天機電以深耕細作、廣泛布局獲得“強烈推薦”及“買入”投資評級,其中2012年末剝離神舟硅業,經營策略轉向光伏下游電站,盈利大幅增加,光伏電站運營出售帶來的收益及商業模式為其帶來很高關注度,而在終端收益背后,來自制造端的支撐顯現出航天機電的另一股實力。、電站EPC,目標形成GW級電站運維能力,進入前三,同時探索分布式商業運作模式與光伏系統發電性價比。科技總經理,2011年起任航天機電首席技術官的張忠衛博士的答案是:“與企業對自己的定位有關,航天機電目前在光伏市場的定位是做最快的’第二’者,生產制造方面不單純以規模致勝,注重核心產能,不是越大越好,我們更看重技術與質量。”
這與GW級光伏制造商的策略截然不同,從2008年起,各大一線光伏上市公司如英利、阿特斯、天合光能等開始持續擴張產能,以規模爭奪市場,直至2014年各自產能已接近3GW。相比他們,航天機電只能勉強算在第二梯隊,盡管,2014年航天機電也有擴產的考量,但是卻并沒有在產能上向一線廠商看齊的打算。
“在我看來,需要講究平衡,我們一直在算我們的平衡點。雖然產能擴大可以帶來市場及降低采購成本,但投入的資金也很大,風險并存,最后肯定會有一個交叉點。前幾年我們判斷500MW是一個資本平衡點,而眼下平衡點是1GW左右,為此我們在考慮進行適當的產能擴張。隨著全球市場容量的增長,平衡點也會發生變化。對航天機電而言,產能不一定在第一梯隊里,但技術必須是第一梯隊,技術降本的后面才是產能釋放進行降本。”對于規模制造張忠衛有自己的見解。
他表示,現在產能1.5GW以上,資金風險指數會越來越高,規模背后需要有足夠的市場容量,產能需要得到釋放,這給企業帶來很大的銷售壓力,勢必會增加管理結構成本(市場營銷、人工、財務成本等)。如果產能無法得到釋放,電池片制造端首當其沖,生產線一旦停產,設備折舊分攤會很高。航天機電不宜這么做,我們追求一個產能平衡點,可退可進。
航天機電放棄了“產能至上”的擴張模式,而是選擇觀察、尋找平衡,直至找到適合企業本身的生存方式,并盡量創造有質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