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朋友在網上買燈,看到某品牌的LED燈在搞活動,向我咨詢LED燈具的情況,又提到這家品牌公司,我毋庸置疑的回復“沒問題,你就買它吧!”沒過多久,朋友說燈壞了,我上網查了查。原來那家所謂的品牌店不復存在了。
我內心震驚,現代網絡通訊發達的社會,這樣的真口碑到底還存在多少?當我們見慣了太多虛假的事物,卻發現很多真口碑都快被假口碑淹沒了。大多數人都相信“品牌的力量”,可是這種力量卻被企業曲解為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浮夸的包裝,新奇的概念。
在LED行業,產品本身尤為重要,因為產品直接與消費者的眼睛接觸,消費者的觀察不同,意味著有更多的不可預知性存在,一旦忽略其中一個環節造成消費者體驗感不理想,會給產品和品牌帶來極大的損失。新奇的外型成為近幾年LED產品追逐的方向,各種技術,設計方案成分被追捧,于是各種有關科技成分的“新聞造勢”也就出來了,企業似乎找到了營銷的方法,卻始終忽視了消費者的真正體驗感,當消費者被“忽悠”購買了產品,一旦與想象有出入,第二次購買以及消費者忠誠度就再也不可能形成了,這樣的惡性循環,誰來承擔責任?
一個LED燈具能否持續受消費者青睞,靠的不是過度包裝、宣傳(盡管這對其前期的銷售以及知名度產生影響),而是產品的品質,真口碑是以產品品質為基準的。真正的好產品能夠靠真口碑的推動持續走強。而真口碑主要是體現在現實生活朋友間的推薦,這方面的口碑一般是比較真實的,也是消費者比較樂于接受和信任的。從反面來看,我們是不是該重新看待那些一直默默在背后研發產品的企業呢?他們寧愿多花十塊錢在產品上,而不愿多花一分錢在浮夸上。
什么該信,什么不該信,我們心中都該有一桿秤。作為LED企業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