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全球面板廠實際的運轉情況分析,大陸8條8.5代線的平均產能利用率約八成以上,在液晶電視面板領域,將高于全球面板產業平均水準,而這是大陸TFT面板廠的特殊性所致。當2009年經濟金融危機之際,由于市場需求不振而導致產能大幅過剩,促使韓國和臺灣的TFT面板廠產能利用率一度下滑至六成左右,來降低庫存壓力與倒貨虧損金額規模,然而,現今大陸面板廠的發展,卻有極大程度取決于當地政府補貼金額規模以及在面板產業地位的企圖,因此產能利用率仍想辦法維持在八成左右。
陸企面板亦存瓶頸
不過,大家也無需一面倒,全然看好大陸面板業者發展,其實,他們也面臨瓶頸需解決。以京東方來說,影響其品牌形象最直接的途徑不外乎是股價,2001年京東方A以16.8元人民幣的價格發行6,000萬股,而3月7日的股價僅有2.33元人民幣,與股價相對應的是,其股本擴張到了1,352,154.23萬股,相較發行之初,翻了整整200倍;也就是先后向市場伸手要幾百億人民幣的資金,可以想見,其中有多少股民深套其中。事實上,除了股市,京東方還欠了許多債:政府的、股東的和銀行的,現在的以及未來的。所以,自京東方合肥6代線投產開始打造自己的品牌后,雖然售價堪稱低廉,但市場反應甚為平淡。
至于華星光電,現在雖因三星訂單成為全球32寸面板最大供應商,但隨著液晶電視的平均尺寸不斷增大,32寸面板勢必無法長期為華星光電提供利基點,尤其在32寸面板技術已被大陸廠商全面掌握的當下,大規模價格戰終將難免,價格戰的開打,意味著進一步蠶食原本就不多的利潤空間,32寸面板最后可能淪為單一的去化產能產品,而非獲利產品。
對臺面板產業而言,另一潛在威脅來自大陸政府欲提高面板關稅,以液晶電視面板為例,2013年全球液晶電視出貨量約2.2億臺,其中由大陸代工生產約1.1億臺,占比一半,而大陸本土市場胃納量約5,000萬臺,其余為貼牌代工或出口。依目前大陸電視品牌的采購比重三分天下局面來看,大陸、臺灣、韓國各占三分之一,未來隨著大陸產能的進一步釋放,進口比重將降至30%左右,拓墣預測,此30%將由韓廠占據大頭,臺廠居弱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