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裝備制造,事關國家命脈、國家安全。在這個領域默默付出的人們,當得起“國家工程師”之名。他們專注的,是代表國家核心制造能力的大國重器;他們的事業,撐起國民經濟的脊梁。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5周年之際,新華網與《瞭望東方周刊》聯合推出大型報道《致敬!國家工程師》,向讀者介紹十個代表“中國創造”的重大技術裝備制造項目以及它們的核心團隊。
離開家鄉日久,劉雁已經吃慣了四川的辣子,甚至湖北話也已經完全變為川音。可他仍念念不忘家鄉,著名革命老區湖北大悟。
原文配圖:寧江機床總工程師劉雁(左四)和他的團隊承擔了精密臥式加工中心、高速臥式加工中心兩項研制任務。(雷宇攝)
本來他可以讀縣里最好的中學,但是沒有去,因為負擔不起每月5元的生活費。最終他選擇了一個離家稍近、每月只要2.5元生活費的中學,因為可以自己從家里帶米、帶咸菜。
填報大學志愿時,他很想填農學院,但長輩們說,“還是要有一門技術”。
高中老師說,去交大吧,將來可以開火車。他填報了西南交通大學。
多年后,身為中國重大裝備制造項目技術負責人的劉雁,仍然記著這些細節。“改變現狀”,是他幾十年間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
努力的結果不是開火車,而是致力于研制精密機床,為制造汽車、飛機、火箭等等工業產品提供母機。
是為國家利器。
內遷的老工程師
高中讀書時很苦,老師也用心,劉雁和其他幾個成績好的學生,每人每月還有額外的16斤糧食。
他一心想上大學,想考出去。
代價很大。為了供劉雁讀書,六旬的父母和一個姐姐支撐著家業,姐姐直到近30歲才出嫁。鎮里出了第一個重點大學的大學生,一時轟動,大隊免費在劉雁家的自然村里放了一個月電影。
1984年夏天,劉雁坐上西去四川的火車。
4年后,書讀完了,劉雁想趕緊工作養家。
1988年他進入位于四川都江堰的國營寧江機床廠,正值工廠引進英國的臥式加工中心,他實習一年直到樣機試制完成。
作為重要的工業基礎裝備,1949年新中國成立伊始,中國的機床行業“微乎其微”。“一五”期間,在蘇聯援助下,北京機床廠、第一重型機械廠、第二重型機械廠、沈陽機床廠、大連機床廠,成為中國機床行業的基石。
74歲的寧江機床老員工鄭義和,與故鄉廣東已沒有太多關聯。這位1962年畢業的計算機專業大學生被直接分配進入南京機床廠。這家工廠因三線建設一分為二,進入四川后建成寧江機床廠。
多年后,這位頭發花白、偏瘦、戴著眼鏡的老者仍記得,自己被分去學維修電工,53元的工資拿了十幾年。
政治過硬、經過組織審查的鄭義和是主動要求前往四川的,攜妻帶子,“當時對內遷沒有概念,不知道要在這里呆多少年。”
在簡陋的老廠區,他一直工作到2007年。期間,工廠在2000年轉制為成都寧江機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江機床”)。
內遷當年,寧江廠就得以投產,年產500臺機床,是“三轉一響”中手表生產的必備工具。
鄭義和記得,那個“要有指標才能買”的年代,廠里的銷售人員只需坐等買家。
改革開放初期,1978年,寧江機床廠開創了在《人民日報》登廣告的先例。此后5年,供需直接見面,工廠效益不錯。
鄭義和用手比劃了一個波浪形,“機床行業與國家發展關系很密切。”1982年,他終于開始搞自己的本行,計算機管理。
6年后劉雁進廠時,已經要面對由電腦控制的加工中心。他感到陌生,甚至沒想到這會是自己一輩子的工作,但“技術還是要掌握”,因為“要吃飯”。
那時工廠里已經有了濃厚的技術氛圍,鄭義和的工作被放在重要位置。在他的幫助下,劉雁這樣的青年工程師迅速成長,在短短一年間要熟悉臥式加工中心的幾千個零件,要跟工人師傅學習精密裝配,裝配結果要用微米表監測。
劉雁還需要在這一年中熟悉引進加工中心的所有技術資料,并試著編制工藝文件。
劉雁回學校找老師探討問題時,對方很驚訝——院校并不清楚,機床已經發展到了數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