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副司長王衛明2日在上海表示,人力成本的逐年上漲,將刺激制造業對機器人的需求。工信部計劃出臺相關指導意見,從核心技術攻關、推動應用示范等方面促進機器人產業的發展。
作為全球領先的制造業大國,中國正遭遇勞動力日益緊缺和人力成本逐年上漲的問題。有統計顯示,中國制造業的工資水平以每年10—20%的速度增長,而機器人價格卻以每年4%的速度下降。一臺用于焊接的機器人,2009年每臺售價29萬元,今年降到24萬元,性價比優勢逐漸體現。
東方早報援引相關統計,2012年世界機器人產銷量達16萬臺,創歷史新高。同時引述王衛明說法,預計中國市場規模將于2014年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大市場。
王衛明同時指出,國內在機器人產業化方面存在諸多問題:自主研發能力落后;控制器、精密的檢修儀器等關鍵產業零部件嚴重依賴進口;缺乏政策支持引導,市場應用推廣難度大,國產機器人難以進入汽車、電子、生物制藥等領域,外資品牌占據了絕大多數中國機器人市場;高估市場需求,各地爭相上馬機器人項目。
2008年以來,中國機器人市場的年需求量增長了4倍,為機器人產業發展50年來所罕見,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機器人擁有量只有日本的1/5,美國和德國的1/3。從機器人密度(萬名員工使用機器人臺數)來看,韓國是347臺,日本是339臺,德國261臺,而中國只有10臺。
作為全球領先的制造業大國,我國正遭遇勞動力日益緊缺和人力成本逐年上漲的問題。有統計顯示,我國制造業的工資水平以每年10%—20%的速度增長,而機器人價格卻以每年4%的速度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