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為什么新標準中考核不同污染物平均濃度的時間間隔不一樣?
新標準中規定了評價不同污染物平均濃度的時間間隔有年平均濃度限值、24小時平均濃度限值、8小時平均濃度和1小時平均濃度限值,這主要是與不同污染物對健康的影響有關。一氧化碳(CO)和臭氧(O3)污染有短期急性健康效應,故規定了1小時、8小時和24小時限值。顆粒物PM2.5和PM10對身體健康的影響要有一段時間的積累才能顯現,因此規定了24小時平均濃度限值,針對長期暴露的健康效應制訂了年平均濃度限值,而無1小時限值規定。世界各國也是這樣規定的。
五、如何將看到的污染物情況與新標準對應?
空氣污染是否超標,應以環境保護監測部門發布的污染物及其時間區間和濃度值,與新標準中的對應污染物及其相應的時間區間和濃度限值比較。如果監測數據比標準規定高,就表示超標了。
由于新標準規定的項目多、數據多,非專業人員難懂難記,所以新標準還規定了專門用于向公眾發布的空氣質量評價方法——空氣質量指數(AQI),公眾可以通過AQI來判斷空氣質量等級。
空氣質量新標準中污染物基本項目濃度限值
六、什么是AQI,什么是首要污染物?
AQI,即空氣質量指數(Air Quality Index),是用來定量描述空氣質量狀況的,是一個無量綱數值。把新標準中6項污染物實測濃度值按規定方法與新標準相應限值進行比較,就得出了各項污染物的空氣質量分指數(Individual Air Quality Index,簡稱IAQI),在6項污染物中IAQI數值最大的即為AQI。當AQI值大于50時,6個IAQI中數值最大的污染物就是首要污染物。
七、如何讀懂AQI?
AQI將空氣質量分為六級,用不同顏色表示,AQI數值越大、級別越高、表征的顏色越深,說明空氣污染狀況越嚴重,對人體的健康危害也就越大。公眾借助AQI數值的大小或表征顏色,就可以了解空氣質量,還可根據空氣質量并參考新標準中提出的各個級別對健康的影響或防護建議安排自己的生活出行等。
空氣質量指數級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