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是由各種大大小小的零件所組成的,這些零件大多由鑄造而來,據了解,自去年以來,機床行業遭遇到寒潮,企業訂單銳減,產值下滑成了機床行業普遍存在的難題,這些難題給機床企業造成困擾的同時也給鑄造企業帶來了一定的影響。
在剛剛過去的2012年,機床產業出現了大幅的利潤下滑,國內的各大機床企業產值普遍下滑30%左右。在去年的寒冬中,即便是沈陽機床、昆明機床這樣的大企業也未能幸免,各大機床企業的產值普遍下滑。相關數據顯示,2012年1-10月,伴隨著機床產品市場需求的明顯下降,重點企業的工業總產值同比下降18.1%。其中金切機床行業產值同比下降19.1%,產量同比下降29.7%;形成機床產值同比下降18.2%,產量同比下降27.5%;滾動功能部件和數控系統小行業工業總產值下滑幅度更大,同比分別下降35%和35.8%。
由于當前外商投資大量進入我國的關鍵基礎件領域,對國內的基礎零部件市場已形成供應鏈式的封閉壟斷,不僅利潤通過這個供應鏈傳導出中國,而且對整個產業安全甚至經濟安全產生非常重大的影響。同時,跨國公司已從大規模制造活動的對外轉移,走向研發、總部基地建立、投融資等職能的全球性擴張,并進而可以通過支配全球優勢資源構建起日益強大的研發體系和生產體系。
2011年6月16日,美國商務部公布實施《戰略貿易許可例外規定》,將中國排除在44個可享受貿易便利措施的國家和地區之外。隨著國內企業創新能力的增強,美、日、德等發達國家的政府和企業均提高了對中國企業的防范意識,加大對先進技術和設備出口到中國的管控力度。機床工業的產業鏈較長,一個環節被“卡脖子”,整個產業發展就受到制約。總體而言,我們進口先進技術和設備的成本急劇上升。據統計,金屬加工機床單臺進口平均單價已由2007年的6.7萬美元上升到2010年的11.1萬美元。
此外,在全球發達經濟體復蘇尚無明顯跡象的大背景下,我國機械工業在全球競爭格局中面臨的挑戰將更多,摩擦將更為頻繁,并將進一步由低端產品向高端產品擴散,由產品貿易環節向制度環境擴散,由單一的“兩反一保”貿易救濟調查向知識產權、技術性貿易壁壘、產業競爭力調查等多種方式擴散。在金融危機爆發前,一直呈下降趨勢的美國裝備制造業國內市場占有率由2007年的67.4%回升到2010年的6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