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9日,隨著國家商務部發布仲裁公告,北重集團訴原產于歐盟和美國的高溫承壓用合金鋼無縫鋼管在國內市場傾銷調查申請最終取得全勝,讓國外跨國公司記住了北重集團,更讓中國民族工業記住了這個載入史冊的日子。
2014年8月1日,北重集團歷史上規模最大、品種最多、檔次最高的60周年產品推介會正式拉開序幕。推介會現場展出的各類產品盛裝亮相,讓與會客戶和參觀游人記住了北重集團。
13200平方米的產品展示場地,特殊鋼及延伸產品、礦用車及工程機械、煤炭裝備、專用汽車、石油機具等產品板塊分區擺放,展示出北重集團六十年來產品發展取得的巨大成果。現場壯觀列陣、令人震撼的產品實物,讓180家客戶單位、530多名客戶代表贊不絕口。與會客戶與公司達成合同意向17390萬元,簽訂正式合同4567萬元,實現回款3920萬元。
聚焦北重,一個持續30余年保軍轉民、搏擊市場的軍工企業,帶著60載征塵和積淀的產品發展成果,躍入我們的視界。
提質升級趕先進——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特鋼產品助力國家高端裝備制造
2013年5月,北重集團成功擠壓出高品質的航空用某關鍵材料;大口徑厚壁無縫鈦合金管、鈦棒、鈮管、旋翼軸……北重集團充分發揮擁有國家重大基礎性裝備的優勢,不斷研發出新型合金材料和部件,為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掃除了一塊塊絆腳石。
追根溯源,北重集團始終堅持走在科技含量高的發展道路上。
上世紀五十年代,自翻譯蘇聯引進的技術資料和圖紙起步,北重集團從炮鋼冶煉開始探索科技引領發展之路。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一系列品種炮鋼等新材料先后研制成功……
上世紀 80年代發明的“VI”精煉法成功取代了沿用20多年的堿—酸性平爐硅還原法,為我國自行生產優質炮鋼闖出一條新路。自行設計試驗成功的電渣重熔精煉工藝,填補了國內高強度厚壁鋼生產的空白……
新世紀,北重集團高度重視科技推動發展,先后出臺23條科技強企政策,成立特種材料研究院,創建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特種材料院士工作站等,用科技引領特鋼發展。成功研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P91、P92大口徑厚壁鍋爐管等,充分發揮了軍工技術向民用技術轉移的優勢,讓北重集團的特殊鋼產業在新世紀迅速轉型升級。
目前,公司擁有軍用技術向民用產品轉移的獨特優勢,可冶煉100余種高純凈度軍民用優質鋼、高技術含量的碳鋼和特殊合金鋼;擁有世界先進的特種鋼冶煉、鍛造、擠壓、熱處理和機械加工優勢和世界先進的特種鋼冶煉裝備,具備年產20萬噸鋼水的能力,鋼水的純凈度和鍛件的技術指標達到世界同類水平;擁有世界先進的3.6萬噸大口徑厚壁無縫鋼管擠壓生產線和1800噸精鍛機生產線,適用于所有的碳鋼、合金鋼、模具鋼、不銹鋼和特種材料制造。
技術地位決定市場地位,公司在特種鋼及延伸產品領域擁有了穩固的市場客戶群。基于新材料的電站用高壓厚壁無縫鋼管、船用和機車用曲軸、鑄管模、石油鉆具和冶金軋輥等系列主導民品已進入火力發電、風力發電、核電、船舶制造、石油化工、航天航空等領域,與70多個著名企業形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其中,P91、P92鋼管尤其適用于60萬千瓦以上等級超臨界、超超臨界鍋爐用四大管道,填補了國內空白,使公司躋身三大動力、五大發電集團的戰略供應商行列。目前公司已成為國內三大動力集團、五大發電集團的緊密合作伙伴,打破了國外產品的長期壟斷局面,達到批量生產的能力,是國內首家完成并通過了P91、P92大口徑無縫鋼管的生產鑒定的企業。
公司已成為國內高中速發動機用曲軸材料的主要供應商,廣泛應用于柴油—電力機車、船用推進系或輔助電源、駐車發動機、空氣壓縮機等,曲軸材料陸續取得來自中國、美國、韓國、德國、法國、英國、挪威等國家船級社的認證,具備年產萬噸曲軸坯的產能。
特別是2011年以來,集團公司新一屆領導班子下大力氣推進特鋼產業提升,通過特鋼改造和效益提升工程,持續推進特鋼生產能力升級轉型;通過四大管道國產化工程,集團公司自主研制生產的P92鋼管順利通過南通電廠168小時測試,以及反傾銷案最終勝訴,開啟了P91、P92鋼管國產化新航程。
目前,北重集團高壓氣瓶鋼、H13長芯棒、高檔工模具鋼、不銹鋼管坯、不銹鋼圓坯、葉片鋼等新產品的研發試制進展順利,特鋼產業提升取得突破性進展。“十二五”末,公司特種鋼業務將形成3個5萬噸的能力,即5萬噸自由鍛件、5萬噸擠壓件、5萬噸精鍛件,進入世界上最大的高壓大口徑無縫鋼管供應商行列,成為向國防工業提供高端異型件唯一的基地。特鋼業務迎來發展新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