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追夢人
“電磁波是物質的,只要你敢來,我就能找到你,并且消滅你!”初會南京軍區某團團長周謀,科技日報記者一下子就被他通俗易懂的話吸引住了。在周謀眼里,電磁波看得見、摸得著,也是他克敵制勝的武器。
作為全軍第一批信息作戰專業碩士研究生,周謀為了實現當年在母校立下的“信息作戰夢”,一頭鉆進看似無形的“電磁戰場”,如同獵手一般,與詭秘狡猾的電磁波一斗就是20年,捕獲“獵物”無數,成為了享譽全軍的“獵波人”。
如今,他已成為南京軍區某團團長、軍區信息作戰首席專家、解放軍電子工程學院客座教授、碩士生導師。他所在團連續3年被評為軍事訓練先進單位,先后21次在全軍專業比武中摘金奪銀,被總部確定為全軍專業培訓基地;他也被評為全軍愛軍精武標兵,入選全軍信息作戰專家人才庫。
“頭腦風暴”融入體系作戰
“周團長,雖然不喜歡你這樣‘挑剔’的接裝組長,但我們歡迎你這樣專業的合作伙伴!”贏得廠家負責人這樣的尊重,源自于一次頂級專業水準的“較量”。
幾年前,周謀帶隊赴廠家接收某新型主戰裝備,廠方依照慣例用常規數據對部件測試,他卻提出要用復雜體制數據進行多點測試。
廠方不愿意,周謀就帶著成員自己測,結果讓人大吃一驚:系統平滑度不能適應復雜電磁環境。廠方辯稱規定的頻率點已經達標,不影響裝備使用。周謀火了:“靈敏度不穩定將影響裝備使用效能,這個問題不解決,就像跑車開在高速公路上,忽快忽慢,很容易出事故!
在周謀的據理力爭下,廠方對裝備進行重新調試,直至達到最好狀態、最高標準,同時將他的建議納入裝備改進方案。此后,每次新裝備立項調研,廠家都將該團作為首選。
2008年年底,剛任團長不久的周謀,一到國外某著名軍事學院學習,就看到了自己與外軍的差距。
知不足而愈奮發。“留洋”期間,他外文詞典、筆記本、鋼筆從不離身,一有空就纏著教員請教信息作戰力量建設,以及諸兵種合成協同等知識。很多次,教員都無奈地告訴他:“周,能教的我都告訴你了,再說就要違反保密紀律了!
結業考核,周謀以17門課程全優的成績學成歸國;貒,他運用所學收獲,深入分析我軍信息作戰力量建設現狀,研究撰寫了10多篇關于信息作戰運用的論文。但他深知,理論研究成果只有付諸實踐,真正讓信息作戰力量融入體系、融入合成,才能在未來戰場發揮最大作戰效能。
于是,他帶領參謀人員圍繞信息作戰力量在聯合作戰中的運用等重難點課題進行演練攻關,一場“頭腦風暴”持續醞釀。
該團裝備門類多,數據格式不一,接口各異,成為內部組網融合的最大阻礙。周謀組織大家對裝備軟件源代碼進行破譯,掌握數據采集和處理核心技術,成功以軟件嵌入方式實現對數據的聯網處理,攻克了不同類型裝備互聯互通、數據互享難題,使團隊5大類數十套主戰裝備實現了無縫鏈接。
在此基礎上,他打破各自為戰思想壁壘,主動將全部資料信息供戰區部隊共享,通過嵌入融合諸軍兵種實時數據,率先實現三軍一體聯合信息網絡無縫連接,作戰能力得到跨越式提升。
(來源: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