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德陽交出完美答卷: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53.5億元,增長27.5%,居四川第二位,全市工業化率達到55.6%。昔日“重裝之都”,如今風采依舊。
從“塔底”到“塔尖”
裝備制造業主營收入942億
發電設備產量連續多年世界第一,生產了全國60%以上的核電產品、40%的水電機組、30%以上的火電機組和汽輪機……作為國家首批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之一,德陽擁有“三大廠”——中國二重、東方電機、東方汽輪機等知名企業構成的重裝產業集群,在核電、水電、風電、燃氣輪機等清潔能源設備制造領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就是這樣一位風光無限的“工業巨人”,曾因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步履維艱:地震中,德陽工業受損達415億元,占全省工業損失的40%以上,其比例之重為整個災區之最。其中,東汽70%的廠房垮塌,2000余臺設備被毀,直接經濟損失便達27億元。當時曾有人擔憂,德陽工業將從此一蹶不振。
德陽用三年災后恢復重建的成就打消了這樣的擔憂:全市竣工1000余個工業重建項目,完成投資360多億元,一大批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得到廣泛應用,重裝產業產能在2010年便已恢復到震前水平。
然而,隨著國內清潔能源產業快速發展,德陽遭遇著越來越多的對手。“核電設備制造企業越來越多,每次參加制造競標,都會多出很多競爭企業,產品的毛利不得不一降再降。”二重運行管理部負責人陳俊偉坦言,制造業就像金字塔,整個產業不斷發展,“塔底”的同類企業競爭也會越來越激烈。
但是,發展的困境,往往孕育著突破的先機,這一次,從“塔底”向“塔尖”突破成了唯一選擇。“別人能做的,我們做精,別人不能做的產品,我們同樣要實現自主研發。”東汽總經理張文峰告訴記者,東汽已經先人一步,掌握了海上風電研制技術。
憑借產品的“塔尖”效益,2012年,德陽的二重、東電等龍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19.6億元,在發電設備競爭激烈的市場繼續保持著領軍態勢。全市裝備制造業實現工業增加值243.7億元、主營業務收入942億元。
按照規劃,到“十二五”末,德陽重大技術裝備制造業工業總產值將達到2500億元。
從“多電”到“多軌”
重點推進三大新興產業
“多電并舉帶來的是德陽重裝產業繁榮,但是為求長遠進步,必須尋求多產業多軌發展。”德陽市經信委主任蒲信認為。
早在2011年,德陽便瞄準世界先進技術和前沿領域,編制了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重點促進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產業的發展。在政策帶動下,黃銘鋰動力材料公司3000噸納米磷酸鐵鋰材料產業化項目、博力訊大容量棱柱形鋰離子可充電電池生產制造項目、南京嘉遠公司的電動汽車產銷總部項目等先后入駐德陽,一條“新能源電池原材料—儲能設備—新能源汽車制造”的鏈條串聯成型。
同時,開展資源綜合利用、推動化工行業由原產品向精細化工升級,是德陽實現工業“多軌化”的另一途徑。2011年,德陽龍蟒集團“硫—磷—鈦清潔生產新工藝”在京通過科技成果鑒定。這項成果中的“酸解尾渣旋流選鈦回收利用技術”,不僅能大幅提高鈦的回收率,同時可以實現鈦白粉的清潔生產。
以節能環保特種材料生產項目為代表的新材料產業也在德陽強勢崛起。按照規劃,德陽的新材料、節能環保和生物技術三大新興產業和傳統優勢產業在“十二五”末將實現銷售收入超過1400億元。
從“制造”到“創造”
中小企業研發投入占80%
“我們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9000米鉆機,僅研發投入就達4000多萬元。”宏華石油設備公司負責人羅啟平告訴記者,該公司的數控變頻電機、超深鉆機、高寒鉆機等產品已經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拳頭產品,公司成套鉆機出口居全國首位。
依靠自主創新,德陽各工業企業正在經歷向著更高端產業鏈的“蝶變”。作為一個規模較小的企業,藍星機械近年來積極探尋與地方高校的合作。“我們暫時沒有獨立的研發團隊,但是我們必須不斷更新產品。”負責人張澤順告訴記者,在高校的支持下,他們正在進行民用核容器和海水淡化設備的研發,市場前景廣闊。
“以前發電產業是做大規模,現在整個產業在調整,做強效益才是關鍵,這需要源源不斷的創新研發。”東汽黨委書記何顯富深有體會。重型燃氣輪機組是東汽主打產品之一,但是國產化率只有60%左右,關鍵零部件制造技術一直為國外所掌握。為了不再受制于人,東汽在企業研發競賽中對相關技術重點攻關,今年年初,國產化率已達到70%以上。
目前,德陽全市企業共建成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分中心7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8個,院士專家工作站8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家,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1家。強大的科研支撐,為企業創新提供了孵化器。
近年來,德陽中小型企業的產值占全市的產值已達到90%以上,中小企業創新顯得尤為重要。2012年,德陽全市企業的創新研發投入超過35.88億元,其中80%以上都屬于中小企業研發投入。而德陽對中小型企業的技術創新項目支持,在財政上也在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