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以富士康為代表的深圳大型勞動密集型制造企業,正處于業務下滑乃至虧損的困境,而不得不依靠減員來降低成本。相比之下,向來沒有資源和資金優勢的小型制造企業近幾個月卻小訂單不斷,有的甚至面臨著招工難。
同樣面臨人工成本的攀升,大、小企業的境遇卻如此迥異。對此,多位制造企業人士均認為,這是大企業不得不進行轉型升級所經歷的必然過程,而靈活的小企業很少會主動升級,繼續過著有單就做、沒單就關的日子。尤其是在全球經濟緩慢復蘇的情況下,大訂單缺乏,小訂單不斷的情況更為突出。
日前,富士康國際發布最新財報稱,因大客戶訂單不足,2012年凈虧損3.2億美元。這也是自2005年上市以來,該公司遇到的最大虧損。業內人士分析認為,蘋果、諾基亞、藍莓等大客戶訂單的減少是富士康國際虧損的重要原因。
作為全球代工企業的龍頭老大,富士康所面臨的困境,極具行業代表性。
中國電子商會消費電子產品調查辦公室研究員張適表示,手機、電視、筆記本這三年的產量增速都在15%以上,規模太大,需求增長乏力,產能嚴重過剩。因此不止富士康沒訂單,與其產品結構類似的其他代工企業也面臨同樣的困境。
全球第二大電子代工巨頭——新加坡偉創力公司也是如此。據其公司內部員工透露,去年12月份偉創力就在裁員,但今年隨即又開始招人,一種內部說法是,這是企業節約成本的招式之一。新員工處于實習期,員工等級低,工資成本相對也低,而工廠生產線工作流程又簡單,新員工很快便能上手,而且效率并不比老員工差。
同樣,比亞迪也受手機代工業務拖累而一度陷入裁員風波。2012年,比亞迪集團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因主要客戶銷售欠佳,僅實現銷售收入約174.73億元,同比下降12.51%。
此外,2012年巨虧28億元的中興通訊,去年四季度開始也已經啟動裁員。從2012年年報上看,員工總數少了不到1萬人,但去年還招聘了七八千個應屆生,加起來至少裁減了1.5萬人以上。
(來源: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