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每天,有1279臺純電動巴士和800臺純電動出租車行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還有近500臺純電動公務車和私家車為“低耗能、零排放”做著貢獻——成為國家首批“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城市以來,深圳經過4年的示范推廣,已成為全球應用電動汽車最多的城市之一。
不久前,中國社科院等發布的《中國城市智慧低碳發展報告》顯示,深圳因其經濟、能源、設施、環境和社會等方面低碳的成績,在110座城市中位列前三。超5000輛的各類新能源汽車,以及其中過半數的純電動汽車(其他是油電混合車),是這份“綠色GDP”成績單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電動汽車,這個至今尚不為市場所廣泛接受的新生事物,應用推廣上如何破局?記者經過實地走訪,了解到“政府主導、產業引領、市場化手段”這一秘訣。
產業發展:自主創新生產優質車
日前,在位于深圳坪山新區的比亞迪總部,銷售公司總經理助理李云飛坦言:“目前電動汽車還處于推廣初期,要讓市場接受,首先自己得造出靠得住的產品。”
做強產業、創新技術、提升產品,這是深圳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與示范推廣并舉”戰略中首要的一環。
經過比較科學的調研檢測,目前深圳來自汽車尾氣的PM2.5排放量占總量近一半。“綠色低碳發展是深圳未來競爭力所在。”市長許勤表示,深圳市“十二五”規劃明確重點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并將其列為深圳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內容。自2009年起,市財政每年安排專項資金,先后資助了20多個新能源汽車項目,在科研、產業化等方面累計投入超過10億元。
深圳市政府還大力支持企業開展新能源汽車研發制造,先后承擔國家863計劃項目13項,組建國家級創新平臺3個,并積極推動創建國家級新能源汽車共性技術研發平臺,著力突破動力電池、驅動電機、電子控制等關鍵核心技術,加快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業化。“力爭搶占新能源汽車技術標準制高點。”深圳市發改委副主任蔡羽介紹。
政府扶一把,企業唱主角。作為深圳新能源汽車的產業支柱,做電池起家的比亞迪早就把目標瞄向了電動汽車。
2003年,比亞迪收購西安秦川汽車公司,“我們出發點就是做電動汽車,技術上也已經有基礎了,但當時的市場環境和配套跟不上,只能先做傳統汽車積累市場資源,再發展過渡產品。”李云飛說。
比亞迪不斷加強核心技術研發和創新,用兩步完成了自己的電動汽車計劃:2008年12月15日,F3DM雙模電動車正式上市,這是全球首款不依賴專業充電站的新能源汽車;2011年10月26日,E6純電動汽車正式上市。“這款車搭載了我們自主研發的鐵電池,其穩定性好,容量比較高。整車最高車速每小時可達140公里以上,不開空調的情況下,續航里程最長達300公里。”比亞迪銷售公司公關科長肖海平介紹。
比亞迪的核心技術受到德國戴姆勒公司垂青,2010年5月,雙方合作成立新技術公司,共同研發電動汽車“騰勢”。最近,雙方又宣布各增資人民幣4.3億元。專家評價,這一項目與目前國內中外合資車企不同,是建立在技術平等、品牌平等和資金平等基礎上。
統計顯示,在深圳,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自2009年以來年均增幅高達100%,2012年底產值突破100億元大關,涌現出了比亞迪、五洲龍等整車企業以及沃特瑪、長河動力等一批零配件和配套企業。
政府主導:公交公車先行示范推廣
如果告訴你,深圳市委書記王榮每天乘坐比亞迪E6電動車上下班,你會不會相信?事實就是如此,深圳市委工作人員證實,王榮的公務配車確實是比亞迪E6,“平時上下班和公務活動基本都用這輛車,很多人都知道。”
酒香還怕巷子深。以王榮為代表,作為國家低碳生態示范城市的深圳,在示范推廣電動汽車上是不遺余力的。
“北方出現嚴重霧霾天氣,也對深圳敲響警鐘。目前深圳機動車數量超過250萬輛,其中公務車占較大比重。”市人大代表鄭學定建議,今后政府的公務用車應一律采用電動汽車,踐行低碳環保。
在政府主導下,深圳首先著手“公交電動化”。“城市里使用最頻繁的就是出租車和公交車。據測算,一臺出租車的排放相當于10臺私家車,一臺大巴車則相當于30臺私家車。深圳公交車和出租車各有約1.5萬輛,占總量5%,污染物排放卻占30%以上。”市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助理陸象楨反問,“如果全換成電動車呢?”
最近4年來,深圳共推廣新能源公交大巴3000輛,2012年規定新購置的公交車一定是純電動;此外還有出租車800臺,全部為純電動。此外,全市純電動公務車去年達到200臺之后,年底又有500臺E6純電動車交付警方。
為配套使用,全市建立各類快速充電站80多座,慢速充電樁近3000個。“推廣至今已累計實現碳減排量約69232噸,節約燃油約22493噸。”陸象楨說。
根據規劃,深圳“十二五”期間將重點打造年產值300億元的國家級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實現5萬輛整車、20萬套動力總成的產能規模,力爭研發投入占總產值比重超10%。同時,擴大新能源出租車和公交車覆蓋范圍,力爭到2015年,純電動出租車保有量達到2500輛,新能源公交車占公交車存量的50%以上。
商業模式:巧用市場手鼓勵社會應用
但是,電動汽車畢竟價格不菲。比亞迪E6上市價格36萬元,即使除去國家補貼6萬元、深圳市政府補貼6萬元,仍高達20多萬元;而一臺電動大巴則高達200萬元,除去補貼仍要100萬元。深圳標準化應用研究所王益群博士表示,商業模式是電動車推廣應用的關鍵,必須求得經濟、社會效益相統一,既要“讓空氣更清新”,也要“讓經營者更賺錢”,還要“讓使用者得實惠”。
政府和企業聯手,探索電動車推廣“政府主導+市場化手段”的“深圳模式”。
李云飛介紹,以一臺30萬元的比亞迪E6純電動出租車為例,雖然除去國家和地方補貼還有18萬元,但比亞迪與出租車公司合作,通過銀行信貸實施“零元購車”;司機拿營運證抵押,從省下的油錢中,拿出一半來還月供,4年就可以全部還清。為此,公司爭取到國家開發銀行300億元的金融支持。
老黃是深圳鵬城電動汽車出租車公司司機,他算了一筆賬:傳統車每百公里燃油成本80元,而電動車只有20元。以每天跑450公里,每月跑25天算,單月可以節省7000元,刨去每月3000多元的月供,還可以多賺3000多元。“而且他們算過,由于每次少收3元錢的燃油附加費,乘客招手率還比傳統出租車高出8%。”
電動汽車的好處,也開始吸引普通市民。目前,深圳市私家保有量已達226輛。
上海知名作家六六是E6的試用者之一。3月10日,她在微博中寫道:“我的小電車勝利到家。歸位時顯示實際行駛224公里!尚余電15%。此次行車耗電不足60度,費用不足36元。平均隔兩夜充一次電,如果您能在夜晚10點錯過高峰用電時充電,224公里費用低于20元。”
據悉,比亞迪率先推出的“深圳模式”已在多地成功復制,在西安、寶雞、韶關、荷蘭、新加坡、美國、丹麥、德國、英國倫敦等地成功實現電動車的規模化和商業化。他們還在天津、云南、武漢與當地企業合作,生產和推廣公交電動化,加速電動車的普及。(來源:互聯網)
不久前,中國社科院等發布的《中國城市智慧低碳發展報告》顯示,深圳因其經濟、能源、設施、環境和社會等方面低碳的成績,在110座城市中位列前三。超5000輛的各類新能源汽車,以及其中過半數的純電動汽車(其他是油電混合車),是這份“綠色GDP”成績單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電動汽車,這個至今尚不為市場所廣泛接受的新生事物,應用推廣上如何破局?記者經過實地走訪,了解到“政府主導、產業引領、市場化手段”這一秘訣。
產業發展:自主創新生產優質車
日前,在位于深圳坪山新區的比亞迪總部,銷售公司總經理助理李云飛坦言:“目前電動汽車還處于推廣初期,要讓市場接受,首先自己得造出靠得住的產品。”
做強產業、創新技術、提升產品,這是深圳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與示范推廣并舉”戰略中首要的一環。
經過比較科學的調研檢測,目前深圳來自汽車尾氣的PM2.5排放量占總量近一半。“綠色低碳發展是深圳未來競爭力所在。”市長許勤表示,深圳市“十二五”規劃明確重點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并將其列為深圳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內容。自2009年起,市財政每年安排專項資金,先后資助了20多個新能源汽車項目,在科研、產業化等方面累計投入超過10億元。
深圳市政府還大力支持企業開展新能源汽車研發制造,先后承擔國家863計劃項目13項,組建國家級創新平臺3個,并積極推動創建國家級新能源汽車共性技術研發平臺,著力突破動力電池、驅動電機、電子控制等關鍵核心技術,加快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業化。“力爭搶占新能源汽車技術標準制高點。”深圳市發改委副主任蔡羽介紹。
政府扶一把,企業唱主角。作為深圳新能源汽車的產業支柱,做電池起家的比亞迪早就把目標瞄向了電動汽車。
2003年,比亞迪收購西安秦川汽車公司,“我們出發點就是做電動汽車,技術上也已經有基礎了,但當時的市場環境和配套跟不上,只能先做傳統汽車積累市場資源,再發展過渡產品。”李云飛說。
比亞迪不斷加強核心技術研發和創新,用兩步完成了自己的電動汽車計劃:2008年12月15日,F3DM雙模電動車正式上市,這是全球首款不依賴專業充電站的新能源汽車;2011年10月26日,E6純電動汽車正式上市。“這款車搭載了我們自主研發的鐵電池,其穩定性好,容量比較高。整車最高車速每小時可達140公里以上,不開空調的情況下,續航里程最長達300公里。”比亞迪銷售公司公關科長肖海平介紹。
比亞迪的核心技術受到德國戴姆勒公司垂青,2010年5月,雙方合作成立新技術公司,共同研發電動汽車“騰勢”。最近,雙方又宣布各增資人民幣4.3億元。專家評價,這一項目與目前國內中外合資車企不同,是建立在技術平等、品牌平等和資金平等基礎上。
統計顯示,在深圳,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自2009年以來年均增幅高達100%,2012年底產值突破100億元大關,涌現出了比亞迪、五洲龍等整車企業以及沃特瑪、長河動力等一批零配件和配套企業。
政府主導:公交公車先行示范推廣
如果告訴你,深圳市委書記王榮每天乘坐比亞迪E6電動車上下班,你會不會相信?事實就是如此,深圳市委工作人員證實,王榮的公務配車確實是比亞迪E6,“平時上下班和公務活動基本都用這輛車,很多人都知道。”
酒香還怕巷子深。以王榮為代表,作為國家低碳生態示范城市的深圳,在示范推廣電動汽車上是不遺余力的。
“北方出現嚴重霧霾天氣,也對深圳敲響警鐘。目前深圳機動車數量超過250萬輛,其中公務車占較大比重。”市人大代表鄭學定建議,今后政府的公務用車應一律采用電動汽車,踐行低碳環保。
在政府主導下,深圳首先著手“公交電動化”。“城市里使用最頻繁的就是出租車和公交車。據測算,一臺出租車的排放相當于10臺私家車,一臺大巴車則相當于30臺私家車。深圳公交車和出租車各有約1.5萬輛,占總量5%,污染物排放卻占30%以上。”市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助理陸象楨反問,“如果全換成電動車呢?”
最近4年來,深圳共推廣新能源公交大巴3000輛,2012年規定新購置的公交車一定是純電動;此外還有出租車800臺,全部為純電動。此外,全市純電動公務車去年達到200臺之后,年底又有500臺E6純電動車交付警方。
為配套使用,全市建立各類快速充電站80多座,慢速充電樁近3000個。“推廣至今已累計實現碳減排量約69232噸,節約燃油約22493噸。”陸象楨說。
根據規劃,深圳“十二五”期間將重點打造年產值300億元的國家級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實現5萬輛整車、20萬套動力總成的產能規模,力爭研發投入占總產值比重超10%。同時,擴大新能源出租車和公交車覆蓋范圍,力爭到2015年,純電動出租車保有量達到2500輛,新能源公交車占公交車存量的50%以上。
商業模式:巧用市場手鼓勵社會應用
但是,電動汽車畢竟價格不菲。比亞迪E6上市價格36萬元,即使除去國家補貼6萬元、深圳市政府補貼6萬元,仍高達20多萬元;而一臺電動大巴則高達200萬元,除去補貼仍要100萬元。深圳標準化應用研究所王益群博士表示,商業模式是電動車推廣應用的關鍵,必須求得經濟、社會效益相統一,既要“讓空氣更清新”,也要“讓經營者更賺錢”,還要“讓使用者得實惠”。
政府和企業聯手,探索電動車推廣“政府主導+市場化手段”的“深圳模式”。
李云飛介紹,以一臺30萬元的比亞迪E6純電動出租車為例,雖然除去國家和地方補貼還有18萬元,但比亞迪與出租車公司合作,通過銀行信貸實施“零元購車”;司機拿營運證抵押,從省下的油錢中,拿出一半來還月供,4年就可以全部還清。為此,公司爭取到國家開發銀行300億元的金融支持。
老黃是深圳鵬城電動汽車出租車公司司機,他算了一筆賬:傳統車每百公里燃油成本80元,而電動車只有20元。以每天跑450公里,每月跑25天算,單月可以節省7000元,刨去每月3000多元的月供,還可以多賺3000多元。“而且他們算過,由于每次少收3元錢的燃油附加費,乘客招手率還比傳統出租車高出8%。”
電動汽車的好處,也開始吸引普通市民。目前,深圳市私家保有量已達226輛。
上海知名作家六六是E6的試用者之一。3月10日,她在微博中寫道:“我的小電車勝利到家。歸位時顯示實際行駛224公里!尚余電15%。此次行車耗電不足60度,費用不足36元。平均隔兩夜充一次電,如果您能在夜晚10點錯過高峰用電時充電,224公里費用低于20元。”
據悉,比亞迪率先推出的“深圳模式”已在多地成功復制,在西安、寶雞、韶關、荷蘭、新加坡、美國、丹麥、德國、英國倫敦等地成功實現電動車的規模化和商業化。他們還在天津、云南、武漢與當地企業合作,生產和推廣公交電動化,加速電動車的普及。(來源: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