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戴姆勒回應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投”)不久的1月14日,業內再次爆出戴姆勒欲入股擁有乘用車業務的北汽股份,通過支持北汽自主,加強雙方合作。
有知情人士透露,此前中投與戴姆勒的接觸也與北汽有關,甚至北汽將借此機會入股戴姆勒。這樣一來,北汽與戴姆勒將可能交叉持股。而據了解,去年初雙方也討論過此似的方案,不過至今仍未有下文。
戴姆勒入股支持自主
據知情人士透露,北京汽車集團正著手安排子公司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戴姆勒可能參與后者的IPO上市,并收購部分股權。
“當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后,戴姆勒可能收購10%到20%左右的股權。”其補充指出,最終持股比例將取決于戴姆勒同北汽集團協商的結果。
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在去年不只一次公開表示,北汽股份要在2013年完成上市,其目標是港交所,首次公開募股IPO將籌集約100億元資金。
而募集資金主要用途在自主業務。目前北汽股份的主要自主業務有三大塊,即去年廣州車展發布的高端“紳寶”品牌;低端業務的“北京”品牌及微車業務“威旺”品牌。
業內分析人士指出,戴姆勒入股北汽不僅在戰略上支持北汽,更在車型平臺上給予幫助。據悉,“未來C90將使用奔馳(戴姆勒旗下品牌)的E級長軸距平臺開發,此外還將使用現奔馳E級的發動機和變速箱。
去年北京車展上亮相的北汽C90(當時的命名)概念車型,正是未來北汽集團量產豪華車型的雛形,而其所應用的平臺就是奔馳高端平臺,這是北汽所收購的薩博平臺地法達到的級別。
北汽集團內部人士對記者坦言,雖然北汽自主目前已有較完備的品牌布局,但在高端豪華車層面,北汽仍然是個空白。“奔馳的技術對于北汽只是戰略儲備,目前公司還不急于發展這塊業務。”
奔馳難借資本脫困
戴姆勒目前正在中國尋求資本入股,以求在全球獲得更多運營資金。
此前對于“中投入股戴姆勒”的傳言,戴姆勒并未否認,但有知情人士透露,中投只是戴姆勒接觸的機構投資者中的一員,在戴姆勒的全球運營,其“以股權換市場”是通用的手法。
比如在目前戴姆勒的股權結構中,中東地區的股東占據前兩位,其中,阿聯酋的阿布扎比投資公司Aabar持股9.1%,為第一大股東;科威特政府持股6.9%,為第二大股東,而中東地區的奔馳轎車銷量僅次于歐洲。
從戴姆勒尋求占股比較大份額的中國投資者來看,中國市場對戴姆勒的未來何等重要。不過從去年銷量來看,奔馳在競爭中明顯處于弱勢。
最新數據顯示,2012年全年,奧迪在華銷量達到40.58輛,同比增長29.6%;寶馬集團在中國大陸市場銷量為32.64萬輛,同比增長40.4%。旗下寶馬品牌在華全年銷量在30萬輛左右,同比提高約三成。而奔馳品牌全年銷量19.62萬輛,同比僅增長1.5%。
“銷量層面的弱勢并不是資本層面能夠解決的,這需要奔馳在華的策略有一系列統一的轉變。”汽車專家張志勇表示。
目前戴姆勒已著手解決在華渠道分割的局面,北汽與戴姆勒合資銷售公司成立為解決這一難題提供可能;德國總部也為中國業務單獨在董事會設立一個席位;規劃的投資也在正常進行中,更重要的是制定這一系列計劃的“舵手”CEO蔡澈可能連任至2018年。
“而這一切都是與北汽息息相關,使雙方交叉持股成為可能。不過戴姆勒在華措施要形成合力,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趕超同在進步的對手并非易事。”上述知情人士坦言。
(來源: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