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在中國冶金報社與首鋼總公司聯合舉辦的2014轉型發展·鋼鐵強國之路高峰論壇暨京津冀協同發展首鋼實踐研討會上,第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工程院主席團名譽主席、中國金屬學會理事長徐匡迪指出,在當前鋼鐵行業面臨虧損運行的常態下,鋼鐵企業的經營理念要從做大規模轉向全生產鏈的工藝、技術創新,努力做到低成本運營,同時必須走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在當前極其困難的環境下,壓倒鋼鐵企業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答案毫無疑問,一定是資金。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原本就頗為緊張的鋼鐵企業現金流的壓力突然加碼。到今年,資金問題進一步發酵,已經先后有海鑫、西林鋼鐵、川威等鋼鐵企業陷入資金鏈斷裂的困境當中。
今年初以來,雖然7月末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銀行借款同比仍然增長4.53%,但從6月份開始,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銀行借款開始呈現環比下降趨勢。雖然其6月末長期貸款仍然環比增長0.37%,但短期貸款環比下降了0.35%,導致銀行借款總額環比下降0.16%。這一下降局面到了7月份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7月末,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銀行借款環比下降1.20%,其中短期貸款環比下降1.38%,長期借款環比下降0.71%。這些數據顯示出,整個鋼鐵行業從銀行獲得的資金量已經開始出現萎縮。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鋼鐵行業的資金困境并非突然之間出現的。縱觀當前中國國民經濟各行業,在全社會資金并不充裕,尤其是流向實體經濟領域的資金更加短缺的情況下,鋼鐵行業是唯一一個包含了產能過剩的政策風險、盈利能力極低的還款風險、鋼貿信用破產的道德風險的行業。
第一,作為產能嚴重過剩行業,鋼鐵行業面臨的巨大政策風險是銀行金融體系所無法忽視的。自從去年3月份銀監會發文警示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的風險之后,銀行對于此類企業的新增信貸實際上早已停止,大多是維持原有規模甚至逐漸縮減信貸規模。雖然此后,銀監會數次發文要求對產能過剩行業的企業區別對待,但實際上各銀行在操作過程中,非但沒有執行區別對待的政策,反而由于擔心資金難以回收而更加堅定了“一刀切”的態度。據了解,目前北京、上海等地的銀行對鋼貿領域的貸款已經完全停止,而在鋼鐵企業中,僅有作為地方支柱的大中型鋼鐵企業能夠繼續獲得銀行的貸款,但多數鋼鐵企業的貸款規模在舊貸到期之后也會有所壓減。
第二,長期處于微利經營狀態的鋼鐵企業,還貸能力開始出現問題。一些長期處于盈虧邊緣的鋼鐵企業,基本上失去了通過獲得利潤“造血”的功能。部分鋼鐵企業在近兩年還出現貸款到期難以還上的問題,不得不借新還舊,導致實際有效貸款數量下降,生產運營的現金流受到影響。盈利能力低下導致的另一個后果是,以追求資金的增值為主要目的的非銀行金融機構,也收緊了針對鋼鐵企業和鋼貿企業的資金投放。
第三,銀行金融機構資金成本上升直接抬高了企業融資成本。目前,銀行金融機構獲得資金的平均成本已經接近6%,導致銀行金融機構通過提高貸款利率來獲得利潤。央行報告顯示,6月份,非金融企業及其他部門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6.96%。實際上,多數商業銀行實際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基本上在7.5%左右。而作為產能過剩行業,鋼鐵企業獲得銀行貸款的實際利率必然會高于平均利率。部分鋼鐵企業反映,實際拿到的銀行貸款利率大多高于9%。在此背景下,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財務費用大幅增長,1~7月份累計同比增長了28.59%。
第四,鋼貿行業的道德風險使鋼廠資金回籠出現問題。多數銀行已經將鋼貿行業列入貸款黑名單,即便是原來信譽度高、資質優良的貿易企業,也面臨著被全面抽貸的危險。對于銀行而言,鋼貿行業的信用已經完全破產。更有銀行業人士表示,對于鋼貿行業的嚴格控制是銀行業多年來未有過的。金融危機之后,鋼鐵企業得到的寬松的資金環境,實際上是在銀行對于鋼貿領域的大力支持下形成的。隨著鋼貿領域從極度寬松轉向極度收緊,其作為鋼鐵企業的資金“蓄水池”早已被抽干,甚至反過來影響到鋼鐵企業的回款。
第五,從一些鋼鐵企業的采購和銷售情況來看,堅持多年的“不付款不發貨”等原則開始被打破,加劇了鋼鐵行業的資金風險。部分行業如汽車制造業在采購鋼材時已經采取了先貨后款的方式。與此同時,鋼鐵企業原材料采購方面的欠款也有所增加。1~7月份,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應收賬款環比下降0.73%,應付賬款環比增加1.17%。雖然應付賬款的增加使企業短期現金流緊張的情況有所緩解,但從長期來看將大幅增加未來的資金風險。
從上述導致鋼鐵行業資金緊張的原因來看,無論國家政策、銀監會文件如何引導,只要產能過剩和微利經營的狀況仍然存在,商業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對鋼鐵企業的信貸就不可能放松。對于資金鏈越來越緊張的鋼鐵企業而言,不能寄希望于銀行和金融機構會在危急之時雪中送炭,送來資金。與此同時,當前部分鋼鐵企業采用的擠應付賬款等改善資金流的“捷徑”也隱藏著更大的風險,要避免從量變轉為質變。
因此,擺在鋼鐵企業面前的事實是,面對資金緊張的困境,指望銀行、金融機構、用戶和供應商施救都是不現實的。鋼鐵企業必須準確判斷形勢,摒棄不切實際的幻想和粗放的經營理念,將資金安全放在事關生死的高度;必須樹立以現金流為中心的意識,做好長期在銀行貸款收縮的環境下生產運營的準備,并以此為原則組織生產經營;必須對癥下藥深化改革,盡快止住“出血點”,恢復自身的“造血”能力,從根本上解決資金緊張的問題。
(來源: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