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意大利機床產值為47.8億歐元,同比微降1%,連續三年同比下降。意大利機床產值中四分之三出口,中國、美國、德國、俄羅斯、法國為主要出口目的地。從目前情況看,進口微增0.7%,機床消費已達谷底,比2012年同比降低1.6%。
牛津經濟報告認為,2014年意大利仍未擺脫國內高失業率和緊縮銀根的影響,國內消費乏力,但出口會有所增長,因此預計2014年意大利GDP將微增0.1%。機床行業的主要用戶行業將實現恢復性增長,達到2.3%,但2013年增長迅猛的精密及光學儀器行業產值將有所降低。預計2014年,意大利機床產值將增長4.6%,達到50億歐元;出口將創歷史高點,出口率仍保持75%以上。
意大利機器人及自動化工業協會認為,盡管汽車工業疲軟,打擊了機床工業,但其他領域,如生物醫藥、納米技術、能源、航天航空等領域為機床行業提供了新的機遇。在歐盟“展望2020”的框架下,資本將更多地投入到技術創新,為意大利機床工業創造更好的發展前景。意大利機床工業產值的5%用于研發,通過與最終用戶的緊密合作,意大利機床制造企業追求為用戶提供最適用的產品。
美國、英國、日本等國家的電網輸配電投資是電源投資的1.2倍左右,配電網投資是輸電網投資的1倍多,而中國配電網的投資還不到輸電網的一半。金模能源網首席分析師羅百輝認為,在解決了大部分電源供給及輸電線路骨架基本完成的情況下,中國電力投資重點將逐步轉向電網智能化及配電網建設,解決歷史欠賬。
中國政府及國家電網公司對配網建設高度重視。國網在2013年年中工作會議中提到“發展配網建設是當務之急”,第一次把配網建設提高到最優先級別。各網省公司正應國網要求,制訂2014年的投資計劃,其中的重點就在配網建設。
內在需求牽引配電自動化投資
配電自動化是配網建設當中必不可少的一環。據統計,2012年,我國配電自動化水平覆蓋率不到15%,而發達國家的配電自動化水平都達到50%以上。隨著新型電源及負荷直接接入配電網,給配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帶來了新的技術問題和挑戰;另一方面從供電可靠性考慮,中國的配電網系統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這些問題的解決都依賴于高水平的配電自動化系統。加強配電自動化建設是電網發展的內在需求。
投資規模有望超千億
經測算,未來五年,在最悲觀的情況下,全國推廣實用型配電自動化系統,整體市場規模在711.6億左右;標準型是中性的假設,投資規模有1186億元;樂觀的情形下推進集成型,整體的投資規模有1779億元。中性的投資規模的假設條件下,年均投資量在237.2億元,而2012年配電自動化總體投資規模為55億元,未來三年的投資增速有望維持50%以上。
二次設備企業引導配網建設高潮
由于配電智能化改造對相應企業的系統集成能力,大型工程項目經驗,軟硬件集成能力等有較高的要求,只有同時具有生產配網一次、二次設備及系統的大型規模企業才能從中受益,其他企業,如只生產配網一次設備、配網二次設備及系統,或只涉及部分配網一次設備的企業由于本身水平及能力所限,很難從配電智能化大投資中獲益。
羅百輝認為,配電自動化的受益公司主要是許繼電氣和國電南瑞兩家企業;對于積成電子和四方股份,由于其在配網自動化領域已經有較強的競爭力,在一次設備短板補足之后,有望繼續在未來配網建設高潮中獲益;各家配網企業積極研制新產品迎接配網建設高潮,對掌握新產品入市“準生證”的電科院也是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