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單一設備發展到單臺設備與工藝結合;
從整線設備發展到整線設備與工藝結合的“整線交鑰匙”系統方案;
占據國內太陽能電池制造裝備80%的市場份額,成為國家級光伏全產業鏈制造規范企業;
一次無心插柳的轉型,13年的奮力追趕,讓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四十八研究所(簡稱48所)創下了光伏裝備制造的產業奇跡,成長為國內最大的太陽能電池制造裝備供應商,連續三年進入全球光伏裝備制造業前十強。
轉型轉出新天地,
跨入全球光伏設備制造商第一方陣
48所成立于1964年,其前身長沙半導體工藝設備研究所,是一家以集成電路、新型儲能材料和特種傳感器等技術為主的軍工骨干科研院所。進入光伏產業之前,專注從事軍用產品的專項生產,從事“三束”(離子束、電子束、分子束)為主的電子束曝光機、分子束外延設備、離子束注入機等半導體微細加工設備的研發。
與同類科研院所一樣,隨著社會發展,在市場經濟的沖擊下,48所陷入服務領域窄、發展后勁不足的被動局面。在世紀之交前后,單純依靠軍工產品開發的48所已運轉遲緩人心浮動。
如何擺脫困境?48所開始從“研究所發展模式”向“現代企業發展模式”轉變。2001年,48所憑借在半導體裝備領域的深厚積淀,推出高溫擴散爐和等離子體刻蝕機,以光伏裝備作為推動企業進入市場的突破口,在創新開拓的道路上邁出了第一步。
無心插柳的轉型,讓48所成為國內最早從事光伏裝備研發生產的單位。
但在48所投身光伏產業之后的相當一段時間里,一些投資比重大、也更為重要的關鍵設備,依然是一片空白。如晶體硅太陽能電池制造的關鍵設備——全自動太陽能電池測試分選設備,長期以來幾乎全部依賴進口,嚴重制約了我國太陽能電池產業的發展。
為了提升光伏裝備的核心競爭力,48所組織科研團隊奮起直追,先后成功研發了清洗機、PECVD、高低溫燒結爐、單晶爐、鑄錠爐等太陽能光伏關鍵裝備,其中全自動太陽能電池測試分選設備填補了國內空白,并成功打破該設備關鍵技術長期由西方少數公司壟斷的歷史。
從此,48所的光伏裝備逐漸占領國內市場,在光伏電池制造設備細分市場上牢牢占據著80%的份額。在此基礎上,48所成功開發出太陽能電池制造7道主要工序的所有工藝設備,將晶體硅太陽能電池大型生產線上的同類進口裝備擠出國門;并將產品出口到20個國家和地區。
2010年,48所強勢跨入全球光伏設備制造商第一方陣,穩居“2010年度全球十大光伏設備制造商”第九位,首次打破該排名長期由歐美設備制造大型企業一統江山的格局。
(來源:湖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