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節能環保網訊:回放:
近日,科學網轉載的一則關于鹽堿地改良技術的報道一石激起千層浪。報道中提到:“清華推出世界領先鹽堿地改良技術,我國億畝鹽堿地有望變良田。”有網友對此提出質疑。
疑問:
這種利用脫硫石膏來改良鹽堿地的技術真的有新聞報道中描述的那么神奇嗎?其原理是什么?會不會對環境產生危害?
解答:
“那篇報道把這種方法拔得太高了。”清華大學鹽堿地區生態修復與固碳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陳昌和教授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說,“用脫硫石膏改良鹽堿地,是將能源學科和環境、生態、農林牧等學科交叉融合的科研成果。”
早有研究發現,利用純石膏或天然石膏可以改良堿化土壤。其機理主要是用石膏中的鈣離子來交換土壤膠體上的可代換性鈉離子,使鈉離子從土壤膠體中轉入土壤溶液,隨灌溉水進入地下水或由排水渠排走。
不過,寧夏農林科學院原院長戈敢表示,石膏改良鹽堿地的方法由于有一定的工藝要求,成本較高,農業上一般不會大面積施用。
而利用脫硫石膏改良鹽堿地的方法,最初是由需求驅動的。“徐旭常院士起初帶領我們做,主要是為了解決脫硫石膏的處置問題。”陳昌和說。
脫硫石膏是電廠脫硫后的廢棄物,主要成分為硫酸鈣,還含有一定量的水分。因不能直接作為建筑材料和水泥緩凝劑,這種石膏常常被直接拋棄,進而占據了大量土地資源。
“與天然石膏不同,脫硫石膏的顆粒只有50微米左右,比表面積很大。”陳昌和說,“把它用于改良堿化土壤見效快,不但能解決每年數千萬噸的脫硫廢棄物污染,更為重要的是,還能為我國貢獻綠色耕地。”
從1995年開始,清華大學與國內外其他單位合作,在國際上率先利用脫硫石膏對我國大面積堿化土壤進行改良。
他們根據土壤的堿化度、pH值,計算出單位面積堿化土壤所需的脫硫石膏的量,再針對選定種植的作物、改良土地所在地區的自然條件,確定脫硫石膏施用的技術及工藝。堿化土壤經改良后,其作物的種植和田間管理與當地的良田一樣。
“我們村里的鹽堿地,我爺爺的爺爺都沒見過長莊稼,現在通過治理長出苗來了,高興!”當地農民管徐旭常、陳昌和帶領的團隊叫“魔術師”。
清華大學熱能工程系副教授王淑娟告訴記者,目前,這一技術的實施范圍已經覆蓋黑龍江、遼寧、吉林、內蒙古等北方有堿化土地的大部分省區,改良規模達17萬畝。種植的作物分別是玉米、苜蓿、水稻、向日葵、甜高粱、葡萄和枸杞等以及10種左右的樹木。
工業廢棄物進入耕地,是否會帶來安全隱患?
“脫硫廢棄物中重金屬和微量元素的含量遠低于它們在土壤中的本底值,也沒有累積效應。”陳昌和說,經檢測,土壤和作物中的重金屬和微量元素的含量遠低于國家標準的允許值,所以本項技術對土壤和作物都是安全的。
不過,雖然從理論上,脫硫石膏對堿化土壤的改良是一勞永逸的。“但實際可能存在退化周期。”陳昌和表示,根據經驗,這一周期會在15年以上。究竟需要隔多少年再施脫硫石膏,以確保改良效果,他們還正在研究。
此外,戈敢指出,脫硫石膏的施用應該有選擇性。如果是鹽土或以鹽土為主的土壤,用脫硫石膏可能還會增加土壤鹽分;對于一些喜鈣作物,比如枸杞,脫硫石膏作為一種補充肥料,該方法可能對增進作物產量和品質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