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推動經濟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可以在日益嚴重的生態危機中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我國的產業結構優化,保持經濟的可持續增長。促進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一方面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另一方面要求政府要積極引導、布局規劃。
一、政府要轉變職能,做節能環保產業的服務者。目前,我國節能環保產業雖然發展迅速,但產業還存在著規模較小、實力較弱、技術落后等問題。要實現節能環保產業的長足發展,政府要有所作為,積極轉變職能,從“管理型”政府轉變為“服務型”政府,在做好引導、規范、監督工作的同時,還應主動服務企業,做企業做不了的事情,組織和整合好相關資源、推動政產學研用的結合、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等。
二、政府要合理規劃,做節能環保產業的布局者。近些年,低碳項目和新能源項目如雨后春筍般發展。然而,在沒有進行合理規劃之前,盲目投產這些項目很可能造成產業結構失衡,影響到產業的健康發展,如產能過剩問題。近期,受到美歐“雙反”政策的打擊,主要依賴出口的光伏產業產能過剩問題凸顯,企業損失慘重。在低碳產業發展方面,政府需要把好關,當好布局者,根據不同地區的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進行合理規劃,適當提高部分行業的準入門檻,并對產業發展動態進行實時監測,定期評估規劃實施效果并進行及時修正,指引企業向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三、政府要多引導,做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領路者。國家知識產權局的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發明專*授權量排名世界第三。其中雖有大量與污染排放、能源節約、新能源應用相關的專*技術,但在高技術環保產品方面,我國與發達國家差距甚遠,發達國家掌握著90%以上的先進環保技術。只有通過持續的科技創新,才能優化產業結構,達到資源節約、排放降低和污染減少的目標。
近年來,我國從國外引進了大量的先進環保技術,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工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然而,關鍵技術是買不來的。因此,政府需要引導企業處理好技術引進與自主創新的關系,當好領路者。
總之,節能環保的發展是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一個重要著力點,市場需求強烈,發展潛力巨大。只有政府做好服務者、布局者、規劃者,這些潛力才能得以充分釋放,生態中國的目標才能得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