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全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節能技術交流及投融資大會日前在青島市召開。中國石油和化工節能技術協會高級顧問張覲桐會上表示,截至2013年,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只完成“十二五”節能目標的30%。不論是按環比計算還是按定比計算,都沒有完成進度目標。
節能不達標有三個原因
需要在六方面進行破解
中國化工節能技術協會理事長方曉驊指出,現階段我國石化企業節能情況不太理想,主要有3個原因。
一是與近期產能過剩的行業形勢有關。盡管國家發改委和各級政府對節能工作很重視,但是目前我國處在經濟轉型期,大宗石化產品存在產能過剩問題,開工率不足導致能耗偏高的情況是客觀存在的。
二是節能技術還存在一定的問題。一方面有些企業對節能技術的應用積極性不高;另一方面,是技術本身的推廣問題,現在很多節能技術宣傳停留在一般的廣告階段,而很多節能技術改造關系到裝置的安全穩定運行,企業選擇技術方面比較謹慎。
三是有些企業在當前面臨一定的經濟困難,在節能方面雖然熱情很高,但是在投入上有些力不從心。
中石化生產經營管理部生產經營協調處處長陳廣衛介紹說,2014年,我國石化企業節能減排面臨比2013年更為嚴峻的形勢。目前行業已從管理節能、結構節能、技術節能、工程節能、循環經濟、合同能源管理六個方面開展工作,以解決目前的嚴峻問題。
“比如在管理節能方面,我們將建設能源管理中心、建立能源管理體系、開展節能監測、開展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陳廣衛介紹,以開展節能監測為例,中國石化節能監測中心近幾年相繼開展了上游企業注水系統、采油系統、集輸系統能源利用狀況監測工作,并在濟南分公司、四川維尼綸廠、巴陵石化等煉化企業開展電平衡測試工作,為企業挖掘節能潛力10萬噸標煤。
“此外,結構節能也是目前備受關注的一個方面。”陳廣衛認為,首先優化能源結構。如使用天然氣替代燃煤或依托周邊電廠資源、大力發展地熱、推廣應用太陽能等。其次,淘汰落后產能、工藝和設備。比如淘汰200萬噸/年及以下常減壓裝置,關停落后煉油能力1410萬噸/年裝置、催化裂化385萬噸/年裝置、重整100萬噸/年裝置、焦化245萬噸/年裝置。
誰敢使用新技術?
相關單位不愿意承擔新技術可能帶來的風險
“石化行業節能,關鍵在研發和應用新的節能技術,讓節能效果人所共知。”這是與會代表的共識。
“新技術的應用伴隨著風險。一個大的石化項目,從設計方到業主,可能都不愿意承擔新節能技術可能帶來的風險。設計方是按投資額收費,對于成本的考慮往往不是第一位的,重要的是項目平穩運行。業主也是一樣,很多時候首選最保險的傳統技術。” 中國海油節能與管理處處長楊勇表示。
一位來自武漢專門從事化工能源管理體系監測的企業負責人反映,中小節能企業對接石化央企目前還存在一定的困難:現在有的集團在招標上實行準入制度,要繳納相當的費用,才能進入招標名單,能不能中標還是未知數,這對于中小企業來說是一筆不菲的開支。”對于技術推廣的困境,他感到有些無奈。
“目前,我們企業最主要的任務,一個是保生產,一個是保安全。這都是集團公司給分公司領導下達的硬指標。至于節能,雖然我們也抓,但確實不是企業當前面臨的最主要問題。”一位來自石化央企分公司的參會代表坦言。
此外,應用節能技術不能急于求成。上海上致節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做能源管理系統優化的節能服務公司,公司總經理李海蘭反映的情況就比較說明問題:“在和化工企業聯系的過程中,有些企業上來就問,這種改造能省多少錢。其實,如果不能上門進行細致的考察調研,根據不同情況進行研究,對于節能降本,我們確實無法立刻給出一個明確的數字。而說到這時,對方的興趣往往就不大了。”
中小企業節能空間很大
能源管理體系是節能的重要手段
推廣行業節能,不能“剃頭擔子一頭熱”。除了節能公司之外,如何調動石化企業的節能積極性也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能源管理體系可以幫助企業實現從產品能源效率向系統能源效率再到組織能源效率的實質性轉變。
在北京中化聯合認證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姚芩看來,能源管理體系建設是推進企業節能工作的重要手段。建立系統、完整、規范、科學的管理體系,可以加強用能管理,采取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的措施,促進企業最大限度降低能耗,提高能效。特別是對于中小企業而言,通過建設能源管理體系,企業節能空間還很大。
在能源管理體系建設方面,很多節能企業有獨到之處。深圳市宏事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艷兵介紹說,宏事達提出用系統節能的觀點來指導現行水循環的節能優化工作。
針對當前循環水工藝裝置參數運行不優化,導致產品質量和產出效率下降、管理效率低下等問題,宏事達通過循環水的數據信息收集,利用軟件對其進行智能數字化控制,達到對水泵、風機的運行臺數及轉數精準調控,提高產品質量、產量,實現優化運行和精細化管理,減少蒸發損失,節電率達到35%以上。
“茂名石化實華公司丙烯裝置采用此技術后,一個季度可以節能42.8萬千瓦時,丙烯產量提高0.99%,年創收3000余萬元。”李艷兵表示。
能源管理體系建設難點在哪?
集團化旗下企業參差不齊
姚芩認為,在能源管理體系建設中,以集團化形式出現的高耗能單位企業實施的困難要遠遠大于普通企業。
由于集團化單位并不是一個企業,包含企業較多,管理參差不齊,每個企業的管理意識、重視程度、管理水平都有所不同,如果整體推進,實施起來有一定的難度。
“作為集團化公司來講,要從策劃、設計、監督、考核四個方面來進行能源管理體系的建設。”姚芩表示。
首先要建立以集團形式制定能源管理目標考核體系,包括能源績效指標、單位產品綜合能耗、重點工序產品單耗、重點耗能設備使用效率、轉化效率、人員能力考核體系等。
其次,在各企業中有針對性地實施培訓,組織公司各層相關人員,提高節能意識,轉變節能工作思路。
此外,由于集團化企業的下屬企業都存在自身的問題和特點,如何能夠系統高效地在各企業開展節能工作也成為當下一大難題。
企業間能耗差異比較大
需要政策門檻,節能節水將成為企業生存的重要指標
“企業能耗水平良莠不齊,我國有很多節能一流的煉廠和化工設備,但是也有很多落后的裝置。現在,行業能耗水平距離目標差距比較大,難以單純通過技術節能來突破。這就需要國家有關部門大力推動,采用剛性的考核辦法和政策門檻。”楊勇說。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認為,現階段要推動節能減排,政府需要同時從需求方和供給方入手,包括鼓勵政策和加強監管懲罰。要利用政策手段鼓勵各級各部門提高能源效率,如制定和實施更加嚴格的工業技術標準;同時,建立相應的融資機制,通過綠色貸款、采取特殊政策等手段,保證節能減排的技術和資金投入。
“當前,據我們掌握的情況來看,有些化工企業上報的能耗數據出入很大,偏高偏低得很離譜,很多小企業甚至都不知道怎么去算自己的能耗。對于各地進行能評和節能獎勵資金的申報,其中有些企業的數據也是有水分的。這都需要有關部門加強監管。”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化工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
山東節能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韓飛舟認為,石化行業此前粗放式的發展模式已經到了盡頭,現在行業的外部環境和整體利潤情況一般,說明傳統發展方式已經難以為繼,下一步需要以精細化模式經營。
企業通過節能可以降低成本,在未來的市場環境中才有競爭力。未來節能、節水將成為左右企業生死的重要指標,不積極推動節能減排技術的企業,必將在新一輪競爭中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