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7月16日從財政部獲悉,今年上半年,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營業總收入和利潤總額同比繼續增長,增幅分別為6%和8.9%,保持了整體平穩運行、結構優化、質量提升的態勢。但是,問題依然存在,經營難題亟待突破。
財政部企業司有關負責人表示,總體運行平穩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國企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如成本增幅高于收入增幅等。今年3月以來,國企成本增幅連續4個月高于收入增幅。1至6月,國企累計實現營業總收入233065.3億元,同比增長5.9%,而國有企業累計發生營業總成本224723.8億元,同比增長6%。
為何成本增幅會高于收入增幅? 隨著經濟結構優化、國企改革推進,國有經濟布局也在不斷優化。符合國家戰略的產業發展較快,1至6月,實現利潤同比增幅較大的行業有國有交通、汽車等。與此同時,化解產能任務較重的行業盈利狀況不佳,如煤炭行業虧損企業虧損額達278.4億元,同比增長32.9%。產能過剩已經成為節能減排工作的重中之重,無法淘汰過剩的產能,就無法完成節能減排的最終目標,成本增幅高于收入增幅也是必然。
從財政部監測的十大重點行業來看,有7個行業虧損企業虧損額超百億,主要因為“供大于求,產品滯銷”。這些行業與經濟形勢關聯度較高,在經濟下行壓力之下市場需求減少,價格下跌,利潤下滑。
同時,由于煤炭、化工、鋼鐵等行業中地方國企較多,地方國企虧損企業虧損額加大,1至6月為1398.1億元,同比上升15.5%。
業內人士分析,應建立一種長效監督機制,提高投資效率,國企投資不注重效率。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深化改革,強化市場經濟資源配置的作用,在解決過剩產能同時,加強節能減排的有效投入,或才是解決目前部分企業大幅虧損的辦法。